必典考网

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3重症医学(中级)[代码:359]试题试卷(5T)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5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外毒素(exotoxin)、肺水肿(pulmonary edema)、上消化道大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diffuse 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紧缩性(retrenchment)、定向力障碍(disorientation)、可恢复(can recover)、阵挛性发作(clonic seizure)、变形运动(amoeboid locomotion)

  • [单选题]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是心绞痛发作

  • A. 多无阳性体征,但发作时可以闻及收缩期杂音
    B. 血压多数升高,也可下降
    C. 疼痛呈游走性
    D. 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E. 可以表现为与活动相关的咽痛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冠心病患者突感心悸、胸闷,血压90/60mmHg,心率150bpm,律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示心房率慢于心室率,两者无固定关系,QRS波群增宽至0.12毫秒,可见室性融合波,诊断为
  • A. 房扑
    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 室颤
    D.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E.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单选题]高血压危象组织器官损伤的组织学标志是
  • A. 小动脉的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易损器官
    B.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
    C. 严重肾损害
    D. 外周血管阻力增高
    E. 小动脉的粥样坏死可见于易损器官

  • [单选题]Ⅱ型呼吸衰竭常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 A.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B. 肺炎
    C. 肺水肿
    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单选题]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病因不包括
  • A. 胃、十二指肠溃疡
    B.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
    C. 急性胃黏膜糜烂
    D. 慢性胃炎
    E. 上消化道血管畸形

  • [单选题]血凝块回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
    B. 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amoeboid locomotion)
    C. 血小板发生收缩
    D. 纤维蛋白发生收缩
    E. 血栓冷却回缩

  • [单选题]关于条件致病菌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 A. 仅发生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的机体感染
    B. 均由非致病的正常菌群所导致
    C. 由细菌毒力增强的致病菌所导致
    D. 感染的原因是细菌发生耐药变迁
    E.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和滥用抗生素是其常见诱因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引起水过多和水中毒的病因
  • A. 右心衰竭
    B.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C. 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D.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E. 渗透阂重建,能兴奋ADH分泌的渗透阈降低

  • [单选题]以下关于失水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 A. 等渗性失水可出现少尿、口渴,严重者血压下降,但渗透压基本正常
    B. 重度高渗性失水可出现躁狂、谵妄、定向力障碍(disorientation)、晕厥和脱水热等神经系统症状
    C. 低渗性失水时尿钠极低或测不出
    D. 高渗性失水时当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5%时,可出现高渗性昏迷
    E. 重度低渗性失水可出现肌肉痉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木僵甚至昏迷

  • [单选题]日射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A. 体温调节机制紊乱
    B. 水盐代谢紊乱
    C. 脑供血不足
    D. 太阳辐射过强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热性惊厥特点
  • A. 1天之内可反复多次发作
    B. 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至5岁
    C. 抽搐发作多在病初体温骤升时
    D. 发作后无定位的神经系统体征
    E. 发作时大多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clonic seizure)

  • [单选题]关于抗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 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 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 B、C均正确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yj5ve.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