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影响教育因素既有硬件因素、软件因素,也有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0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解决问题(solving problems)、学习效果(learning effect)、表达能力(expression ability)、提出问题(posing problems)、沟通交流、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两个方面(two sides)、举例说明(illustrate)、小组讨论教学、发生变化

  • [多选题]影响教育因素既有硬件因素、软件因素,也有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大气候"因素和"小气候"因素,总体来说,包括( )。

  • A. 物质环境
    B. 心理环境
    C. 家庭环境
    D. 社会环境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大学生小王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共考了四门科目:政治、英语、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政治和专业科目一的成绩之和与另外两门科目的成绩之和相等。政治和专业科目二的成绩之和大于另外两门科目的成绩之和。专业科目一的成绩比政治和英语两门科目的成绩之和还高。根据以上条件,小王四门科目的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是( )。
  • A. 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英语、政治
    B. 专业科目二、专业科目一、政治、英语
    C. 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政治、英语
    D. 专业科目二、专业科目一、英语、政治

  • [单选题]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 A. 搜集信息的能力
    B. 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C. 创新能力
    D.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多选题]案例: 下面是某学校高中“力”一课的教学片段。 张老师演示用手压锯条、拉橡皮条等,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发现这几个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它们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要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师: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称为形变,从刚才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除此之外,力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问题: (1)分析张老师在该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力的相关物理概念。
  • A. (1)对于这个教学片段,该老师在教学片段中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two sides)出现问题:教师角色把握、教学评价方式。 首先,教师的角色把握没有体现新课改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组织方式过于单一,只是不断地提问,并且直接给出结论没有引发学生思考。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符合新课标的发展性原则、反馈性原则等。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做出反馈,会打击学生学习、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师:同学们发现这几个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它们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师:对的,类似这些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 生: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小树在大风的作用下的弯曲,直尺在力的作用下的弯曲,绳子在力的作用下的扭转,弹簧对压缩它的物体的力的作用。 师:嗯,很好,所有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要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师: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称为形变,从刚才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生: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 师:这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除了这样一种作用效果之外,力还有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呢?试举例说明(illustrate)。 生1:用力推箱子,可以发现箱子开始运动了,说明力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可见力可以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生2:汽车停下来,首先要刹车,可见要使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需要力的作用。 生3:飞行在空中的足球,当一个运动员用头顶一下,发现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可见运动方向的变化需要力的作用。 师:刚才几个同学的举例非常好,物体速度的变化称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那么我们能不能把上述几位同学的话总结成一句话呢? 生: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师:结合上面的分析,再加上我们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大家给力下一个定义。 生: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yedg5.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