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着色性干皮病主要的致死原因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3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胆固醇(cholesterol)、分子结构(molecular structure)、雄激素(androgen)、弥漫性(diffuse)、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孕激素(progesterone)、鱼鳞病(ichthyosis)、转移性(metastatic)、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多角形(polygon)

  • [单选题]着色性干皮病主要的致死原因是()

  • A. 转移性(metastatic)恶性黑素瘤和鳞状上皮细胞癌
    B. 基底细胞癌和蕈样肉芽肿
    C. 蕈样肉芽肿和恶性黑素瘤
    D. 基底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细胞癌
    E. 恶性黑素瘤和基底细胞癌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关于皮脂腺(sebaceous glan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分泌方式是全浆分泌
    B. 分泌的皮脂可保护皮肤
    C.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分泌受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的调节
    D. 除指趾屈侧外,其余部位均有皮脂腺(sebaceous gland)
    E. 皮脂主要含有鲨烯、蜡酯和甘油三酯

  • [单选题]4岁男孩,出生后即发现躯体和四肢伸侧褐色多角形(polygon)鳞屑,血清硫酸胆固醇升高,脂蛋白电泳异常。可能的诊断为()
  • A. 点状掌跖角皮症
    B.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
    C. 汗孔角化症
    D. 性连锁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E. 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 [单选题]鲍温病出现侵袭性生长的临床指征为()
  • A. 皮损相互融合
    B. 表皮出现鳞屑、结痂和渗出
    C. 皮损呈不规则隆起或结节
    D. 皮损区形成溃疡
    E. 鳞屑下出现暗红色颗粒状湿润面

  • [单选题]患儿男性,10岁。阴囊皮疹伴瘙痒6周,呈阵发性,以夜间为重。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风团。阴囊见散在结节,约黄豆大小,质地中等硬度,无触痛。
  • A. A

  • [单选题]患儿,10个月,消瘦,生长发育不及正常同龄儿童。口、鼻、眼、肛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皮损2个月。皮损以水疱、脓疱为主,四肢末端出现类似银屑病样皮损,头发、眉毛、睫毛稀少,伴有腹泻。血电解质提示Zn低于正常水平。其父母体健。
  • A. A

  • [单选题]患者,男,25岁,前胸部暗红色丘疹,数年内逐渐扩大连接为片状斑块,暗红色,质地坚韧,表面光滑无毛,病程慢性,偶有痛痒感。
  • A. E

  • [单选题]β2微球蛋白()
  • A. 维持MHC分子结构型稳定
    B. 结合抗原肽
    C. 与CD8结合
    D. 与CD4结合
    E. 参与信号传递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v07ez.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