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解决问题(solving problems)、正确认识(correct understanding)、形象思维(thinking in images)、组织形式(organization form)、九一八事变(mukden incident)、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the lugouqiao incident)、熟练程度(proficiency)、思考问题(thinking problems)、八一三事变
[单选题]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 斯宾塞的《教育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又称为"沈阳事变"的是( )。
A. 一·二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多选题]如何正确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这一论点?(10分)
A.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分)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4分)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4分)
[单选题]让学生尽可能的说出铅笔的多种用途体现了( )。
A. 创造思维
B. 发散思维
C. 想象思维
D. 直觉思维
[多选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A.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①注重练习的质量,提高练习的有效性;②注重练习的内容,加强练习的综合性。(4)培养思考问题(thinking problems)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单选题]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
A. 强烈
B. 较弱
C. 微弱
D. 中等
[单选题]如果识记某材料10遍刚好能背诵,那么一般情况下,识记( )遍效果最好。
A. 12
B. 15
C. 18
D. 20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7xe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