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潜伏期(latency)、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咽鼓管(eustachian tube)、间歇性(intermittent)、外耳道后壁、传导性耳聋(conduction deafness)、生命危险(life hazard)
[单选题]鼓室肌收缩对耳蜗有保护作用,下述哪项有误()
A. 可起到20dB的声保护作用
B. 发生于声强大于85dB时
C. 肌反射有潜伏期
D. 对高频的保护作用优于低频
E. 强声刺激时镫骨肌和鼓膜张肌均收缩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当频率低于下列何种程度时,声波振动颅骨,移动式骨传导起主要作用()。
A. 2000Hz
B. 1000Hz
C. 800Hz
D. 500Hz
E. 250Hz
[单选题]对乳突气房发育情况与乙状窦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乳突气房发育好者,乙状窦位置偏后,与外耳道后壁之间的距离较大
B. 乳突气房发育较差者,乙状窦骨板坚实,位置前移
C. 乳突气房发育好者,乙状窦骨板较薄
D. 乳突气房发育较差者,乙状窦与外耳道后壁的距离较小
E. 乳突气房发育好者,乳突手术时易损伤乙状窦而造成出血,妨碍手术进行或可发生气栓,导致生命危险(life hazard)
[单选题]由于鼓膜向前下方倾斜,因而外耳道前下壁较后上壁长约()。
A. 2mm
B. 3mm
C. 4mm
D. 5mm
E. 6mm
[单选题]关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描述有误的是()
A. 病变主要位于鼓室粘膜层
B. 一般多不为轻度传导性耳聋(conduction deafness)
C. 主要病理变化为鼓室粘膜充血增厚
D. 间歇性流脓
E. 又称咽鼓管鼓室型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55k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