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调查研究(investigation)、物价上涨(price rising)、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身体状况(physical condition)、偏股型基金、启动资金(start bonus)、年平均收益率、各种因素(various factors)、具体情况(concrete conditions)、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单选题]王先生今年的年龄为35岁,他打算65岁时退休。王先生决定聘请理财规划师为其进行退休规划,为的是在退休后仍然能够使其生活水平保持不变。王先生在和他的理财规划师进行综合分析后,初步达成以下共识:(1)由于目前物价上涨水平较高,在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后,预计他退休后每年的生活费为11.5万元。(2)根据王先生目前的身体状况来考虑,预计他可以活到82岁。(3)王先生准备拿出20万元作为退休储备金的启动资金。(4)王先生准备采用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在每一期末进行一笔固定的投资。(5)王先生准备在退休前与退休后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在退休前由于有充足的收入来源,则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为6.5%,而退休后采取消极的投资策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为3.5%。
A. A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退休后的收入实际上是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不同退休养老规划工具的收入构成了保障退休养老金的不同"防线"。其中,保障退休后生活的第三道"防线"应当是()。
A. 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
B. 企业年金收入
C. 商业性养老保险
D. 房产变现收入
[单选题]某中学教师高老师今年36岁,他的退休年龄是65岁,目前的物价上涨比较厉害,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高老师退休后每年生活费将高达12万元。高老师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他的身体状况很好,预计可以活到85岁。目前他准备首先拿出10万元储蓄进行投资,作为退休基金的启动资金,并打算在每年年末投入一笔固定的资金来充实他的投资额。
A. B
[单选题]张先生今年的年龄是36岁,他打算到65岁时退休。目前由于物价上涨较快,所以在进行投资规划时不得不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张先生预计退休后每年生活费需要12万元,并预计自己可以活到85岁,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很好的。在进行投资规划时,他首先拿出10万元的银行储蓄作为他退休基金的启动资金,并打算每年年末投入一笔固定的资金,以保证退休后有足够的资金来消费。
A. A
[多选题]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客户退休后的年平均收益率,理财规划师可以建议其购买下列哪些金融产品()。
A. 长期债券
B. 货币市场基金
C. 偏股型基金
D. 股票
E. 短期国债
[单选题]李先生今年35岁,是某大学一名教师,他计划65岁时退休。为了在退休后仍然能够保持生活水平不变,李先生决定请理财师为其进行退休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因素(various factors),李先生的退休规划要求如下:①预计李先生退休后每年需要生活费11.5万元;②按照经验寿命依据和李先生具体情况(concrete conditions)综合推算,预计李先生可以活到82岁;③李先生准备拿出20万元作为退休储备金的启动资金;④采用定期定额投资方式;⑤退休前投资的期望收益率为6.5%;⑥退休后投资的期望收益率为4.5%。初步测算李先生从现在到退休,还需要工作()年。
A. 29
B. 30
C. 31
D. 32
[单选题]石先生今年48岁,每月税后工资为4500元,他妻子高女士43岁,每月税后工资为3000元,他们有一个孩子小石,今年16岁,2年后就要上大学。他们目前居住的三居室的房子市价为56万元,二人为孩子大学学习生活费已经积累了15万元的教育基金,另外家里还有20万元的存款。目前大学四年的学费共计5万元,另外生活费共计8万元,学费上涨率为每年5%,如果石先生的基金投资收益率为4%。二人的存款年收益率为2.5%,目前不算孩子,二人每月生活费为3000元,通货膨胀率为每年3%,假设考虑退休,石先生夫妇预计寿命都为85岁,石先生60岁退休,高女士55岁退休,二人退休后无其他收入来源,届时的基金收益率调整为每年3%。石先生退休时,他和高女士每月的生活费应为()元才能保证生活水平没有发生变化。
A. 3000
B. 4277
C. 4803
D. 4032
[多选题]与社会养老保险相比,商业养老保险的特征有()
A. 品种较多
B. 缴费水平较高
C. 流动性水平较高
D. 风险收益水平较低
E. 退保成本较高
[单选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显现出一些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总结过去20年来养老保险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2005年12月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次计发办法改革,采取()的方式来设计。
A. “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
B. “新人新制度、老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
C. “新人新制度、中人新办法、老人逐步过渡”
D. “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自主选择&rdquo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3lg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