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关于婴儿物体知觉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9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相似性(similarity)、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凝聚力(cohesion)、心理学家(psychologist)、出现问题、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演说家(speechmaker)、打麻将、知觉恒常性

  • [单选题]关于婴儿物体知觉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婴儿在2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
    B. 婴儿在6~7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C. 婴儿在3个月以前就有了大小知觉恒常性
    D. 婴儿在6个月以前能辨别大小
    E. 婴儿在7个月时具有了分辨复杂形状的能力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什么的作用,用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学习()。
  • A. 正强化和负强化
    B. 正强化和惩罚
    C. 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D. 直接强化和及时强化
    E. 直接强化和间接强化

  • [单选题]下面关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早期理论的陈述,错误的是()。
  • A. 对器官缺陷和生理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B. 个人可以通过加强缺陷器官的活动来促进缺陷器官的发展
    C. 个人可以通过发展其他器官的功能来弥补缺陷器官的功能
    D. 一个人对生理缺陷的过度补偿也不会使缺陷器官达到超水平的发展
    E. 小时候的口吃者通过苦练成为演说家(speechmaker)是一种过度补偿

  • [单选题]一名21个月的幼儿,每晚当父母将他放在床上离去时就大哭大闹,孩子父母不得不在孩子睡觉前陪伴他1~2小时,直到他安然入睡后才能离去。后在心理学家指导下,孩子父母还像平常那样把他放到床上,告诉他,让他自己睡觉,父母不再进屋,旋即离去,不理睬他的哭闹,这样到第10个晚上后,该幼儿哭闹行为就完全消失了。此案例中所使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E. 消退

  • [单选题]爱跳舞的张大妈有许多“舞友”,喜欢打麻将的张大爷有许多“麻友”,这体现了人际关系中()。
  • A. 相似性吸引
    B. 互补性吸引
    C. 邻近性吸引
    D. 外表的吸引
    E. 人格的吸引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3430n.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