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专业公司(specialized company)、可扩充性(extensibility)、实现目标(realize target)、增值税专用发票(vat special invoice)、普通发票(plain invoice)、增值税一般纳税人(general vat payers)、功成身退、信息资源利用率(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在此基础上(on this basis)
[多选题]A国是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A国的B省在过去30年间大力发展各类制造及加工业务,成为A国南方沿海经济第一大省。 随着B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几个主要城市均建造了民用机场。近几年,A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铁路网络建设,目标是覆盖全国各主要省市。B省亦开始建设通往其他各省及首都的铁路。部分路段已经开通运行。为了更全面的发展市场经济,A国近年开始私有化所有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包括民航、铁路及海运等。太平山机场被政府指定为首个私有化试点机场,于两年前重组为太平山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并且成功上市。太平山机场原董事长功成身退,于本年初退休,其职位由年轻进取的王宏继任。 鉴于交通运输需求量与日俱增,且省内不少机场都拟订了提高客货运量的措施,加之政府大力推动铁路的发展,王宏认为必须研究应对策略,防止太平山机场的竞争力受损。王宏因此委派了首席执行官林华主持研究工作,并要求其制订太平山机场未来20年发展规划大纲。林华委托了几家各具专长的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对不同战略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在王宏的大力支持下,林华向董事会提议建设第三条机场跑道。除了兴建第三条跑道外,林华向董事会提出了兴建第三条跑道的基础上,太平山机场还可以同时采用以下两个方案或其中之一,以进一步增加太平山机场的竞争力和客货运量。 方案一:葛咸市与太平山市是一河之隔,由于太平山机场购入葛咸机场20%股权,成为其战略投资者,并在此基础上(on this basis)商讨两个机场在客货运上如何合作互补。 方案二:向太平山市政府游说,由市政府出面向省政府及A国交通部争取将规划中的省际铁路在B省内的主要转运枢纽建于太平山机场旁,理由是太平山机场是国航运枢纽,若与省际铁路转运枢纽相结合,将更有利于提升B省以及全国的客货运效率。林华建议,向政府争取太平山机场负责建造及营运该省际直通铁路转运枢纽站。 太平山机场董事会在讨论上述兴建第三条跑道以及其他两个方案时,有数位资历较深的董事对这些建议抱有怀疑,认为前董事长多年以来比较保守稳健地经营太平山机场,不作重大投资,亦能取得较好的成果。现在王宏和林华的建议涉及重大投资,必然带来较高的风险。另外,董事们认为跑道信号管理是机场的核心日常业务之一,但太平山机场的信息管理技术部门人力有限,因此要求在报告中重点分析是否可将第三条跑道所有信号的信息系统的日常经营管理外包。同时也有董事提出,能否利用修建第三条跑道的契机,全面提高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包括改善机场流程管理、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评价等,要求在报告中就此进行论证。 要求: (1)简要说明实行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外包托管的主要优点,并简要说明太平山机场是否应可以将第三条跑道信号的信息系统的日常经营管理外包。 (2)简要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并向公司董事会说明信息技术与企业流程管理的关系。 (3)简要分析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的评价指标。
A. (1)通过实行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外包托管,可以利用专业公司的信息技术,提高单位信息管理的水平,缩短维护服务周期,降低维护成本,实现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和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专业公司的共同发展,还可以使得信息系统使用单位能够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机场跑道信号的信息系统对于机场的运行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此种核心业务应避免外包。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管理决策的系统;综合性的系统;人一机相互作用的系统;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的系统;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流程管理和信息技术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信息化助力流程管理。主要表现为:①信息技术实现了五流合一,提高了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所谓五流即指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事务流和物流。②信息技术规范了流程的运作,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有效性。③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从而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组织。第二、流程管理也会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
(3)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信息系统质量评价和信息系统运行评价。信息系统质量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用户对系统及业务需求的满意程度;系统的开发过程是否规范;系统所提供信息的质量和实用程度;对信息资源利用率(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的提高程度;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改变和提高;系统自身的投入产出比率。信息系统运行评价进一步分为三大方面:①系统开发预定目标完成情况;②系统的实用性;③系统运行的效率。(系统开发预定目标完成情况包括对比系统开发目标与实现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满意程度,系统为完成任务是否多支付了成本,系统开发过程和文档是否规范齐全,系统功能和成本是否在预计范围内,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如何,各种资源利用情况如何等。系统的实用性包括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可靠、系统安全保密措施是否齐全、用户满意程度如何、系统的容错能力如何、恢复能力如何、系统运行结果是否支持管理活动等。系统运行的效率包括硬件利用率如何、数据处理与传输是否匹配、各工作站负荷是否均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