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股动脉穿刺插管术后,通常穿刺点压迫多长时间后局部加压包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1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理论依据(theoretical basis)、重要环节(important link)、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抗血栓形成(antithrombotic)、转移性肿瘤(metastatic tumors)、尿激酶灌注(urokinase perfusion)、系统阐述(systematic exposition)、第一个(first)、间质性肺水肿(pulmonary interstitial edema)

  • [单选题]股动脉穿刺插管术后,通常穿刺点压迫多长时间后局部加压包扎()。

  • A. 3~5min
    B. 5~8min
    C. 6~10min
    D. 10~15min
    E. 15~20min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第一个(first)系统阐述(systematic exposition)了介入放射学概念,并形成共识的学者是()。
  • A. Margulis
    B. Wallance
    C. Dotter
    D. Forssmann
    E. Seldinger

  • [单选题]血管内药物灌注术理论依据及适应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血管内药物灌注术注重药物的局部效应,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的局部
    B. 提高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对全身的不良反应
    C. 治疗肝、脾、肾、消化道及盆腔脏器的出血
    D. 尿激酶灌注(urokinase perfusion)溶栓的风险比全身静脉溶栓的风险明显降低
    E. 转移性肿瘤的治疗

  • [单选题]下列关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防治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PTA后再狭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B. 抗血栓形成、抗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放射治疗是目前的三大措施
    C. 防止血栓形成是防治再狭窄的重要环节
    D. 抗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基因治疗目前还没有进入临床
    E. 在防治PTA后血管再狭窄时,体外照射治疗比体内照射效果好

  • [单选题]胃癌好发于()。
  • A. 贲门部
    B. 胃底部
    C. 胃体部
    D. 胃窦部
    E. 幽门部

  • [单选题]下列关于结肠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好发于降结肠
    B.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
    C. 浸润型表现为肠腔狭窄,局限于一侧或呈环形
    D. 增生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
    E. 混合型多是晚期表现

  • [单选题]超声提示肾实质小占位,进一步检查应首选()。
  • A. IVP
    B. CT
    C. KUB
    D. 同位素扫描
    E. 血管造影

  • [单选题]左心衰竭的X线表现,应除外()。
  • A. 较重的肺淤血+肋膈角或(和)叶间少量积液
    B. 间质性肺水肿(pulmonary interstitial edema)
    C. 上腔静脉扩张
    D. 肺泡性肺水肿
    E. 左室房的增大

  • [单选题]心室壁瘤的X线表现不包括()。
  • A. 左室缘局限性膨凸
    B. 左心室"不自然"增大
    C. 左室缘搏动异常
    D. 左室壁钙化
    E. 心腰部膨凸,心尖圆隆上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wgvde.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