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讲授《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1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讲授《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初中教师资格频道。

  • [多选题]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讲授《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根据大家的预习及所查的资料,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科举制?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师:那么,科举制什么时候正式创立的呢? (投影展示:一、科举制的创立) 生1: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师:科举制度实施之前我国通过什么制度选拔人才的呢? 生2:九品中正制。 师:关于九品中正制我们只了解一点,就是到了后来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这种制度有什么弊端?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给予评价) 师:科举制创立之后,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位唐朝官员说过这样的话(展示:“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这说明了什么? 生3:唐朝科举制沿袭隋朝,进士科最为重要。 师:唐朝科举制发展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展示:二、科举制的发展) 师: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生1:常科和制举。 师:那么,常科和制举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呢?(鼓励学生尝试用图示的方法说明) (学生自主探究,展示自己的图示内容) 问题: 请对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活动做出评价。

  • A. 在新课程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下,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时,要使其注意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掌握科举制的关键是要明确其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消极性。科举制度的知识点本身是枯燥深奥的,对于初中生来说本身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自己发现知识。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技巧,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求知欲,正确把握科举制的本质。 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仅仅停留在灌输和说教的层面上,教师的提问过于平铺直叙,缺乏艺术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虽然把握住了基础知识点,但学生难以在较深层面上理解科举制的实质。教学中应结合相关材料或图片,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感悟、理解科举制。如“科举制度实施之前我国通过什么制度选拔人才的呢?”这一问,可以结合科举制之前的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史料,通过对比与选择、甄别与判断、逻辑与论证、利用与分享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1945年秋,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是( )。
  • A. 签署了《双十协定》
    B.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 通过了《共同纲领》
    D. 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 [单选题]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开伞店,小女儿家开洗衣店,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愁。下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干不了,晴天又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邻居对她说:"您好福气啊!下雨天,您大女儿家生意兴隆;晴天,您小女儿家生意好做。对您来说,每天都是好日子!"老太太转念一想,觉得有道理.不禁眉开眼笑了。这位老太太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 )。
  • A. 认知转换法
    B. 情绪宣泄法
    C. 注意转移法
    D. 自我放松法

  • [单选题]既是德育客体又是德育主体的要素是( )。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德育根源
    D. 德育大纲

  • [单选题]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A.正确B.错误
  • A. A

  • [单选题]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 )。
  • A. 雅典教育
    B. 斯巴达教育
    C. 世俗教育
    D. 骑士教育

  • [单选题]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 )。
  • A. 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B. 镇(乡)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C. 省(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D. 地(市)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 [单选题]春秋时期,有人强调“日困而还,月盈而匡”。这一说法体现了( )。
  • A. 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
    B. 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
    C. 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D. 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momj.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