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炙甘草汤的配伍特点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5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桂枝汤、研究成果(research results)、小柴胡汤(minor bupleurum decoction)、小承气汤(mill purgative decoction)、理论体系(theoretical system)、《伤寒论》(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大青龙汤证(syndrome of decoction da qing-long)、第一部(first national)、临床表现特征

  • [多选题]炙甘草汤的配伍特点有()。

  • A. 方中重用甘草补中益气以复脉之本
    B. 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养心阴,补心血
    C. 桂枝、生姜宣阳化阴
    D. 加酒以振奋阳气,活血通脉
    E. 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化阳,以通心阳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诸证中,除哪项外,均可见于白虎加人参汤证()。
  • A. 心烦
    B. 背微恶寒
    C. 时时恶风
    D. 口燥渴
    E. 下利

  • [单选题]干姜附子汤证“烦躁”的临床表现特征是()。
  • A. 烦躁昼轻夜重
    B. 烦躁昼重夜轻
    C. 烦躁昼夜并重
    D. 烦躁遇热加重
    E. 烦躁兼有口渴呕吐

  • [单选题]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宜用()。
  • A. 小承气汤
    B. 桂枝汤
    C. 桂枝加附子汤
    D. 小柴胡汤
    E. 大柴胡汤

  • [单选题]“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
  • A. 便血
    B. 痉
    C. 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
    D. 寒傈而振
    E. 吐蛔

  • [单选题]“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
  • A. 栀子豉汤
    B. 桂枝甘草汤
    C. 黄连阿胶汤
    D. 炙甘草汤
    E. 小建中汤

  • [多选题]《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first national)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 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C. 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E.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多选题]以下哪些为太阳伤寒证的必见之症()。
  • A. 体痛
    B. 发热
    C. 恶寒
    D. 喘息
    E. 呕逆

  • [多选题]下列哪些方证属于寒热错杂证()。
  • A. 黄连汤证
    B. 大青龙汤证(syndrome of decoction da qing-long)
    C. 栀子干姜汤证
    D.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E.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 [多选题]“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的机理是()。
  • A. 热在血分
    B. 热在气分
    C. 湿热内蕴,津不上承
    D. 热灼血络,迫血妄行
    E. 血被热蒸,荣气上潮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j8qz7.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