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2022司法卷二题库刑法概说题库每日一练冲刺练习(04月18日),更多刑法概说题库的每日一练请访问必典考网司法卷二题库频道。
1. [单选题]陈某,男,1981年7月生,于1997年6月20日(当时其未满16周岁)盗窃他人财物9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4日开庭审判,根据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认定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陈某不服,提出上诉。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二审于1997年10月13日进行(此时新《刑法》已生效),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问新《刑法》此项规定对陈某案是否具溯及力?
A. 不具溯及力,因陈某的盗窃行为是1997年6月20日,此时新《刑法》未生效,应依行为时法
B. 不具溯及力,因阵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1997年9月4日)审结
C. 具有溯及力,因对陈某判的刑太重
D. 具有溯及力,因上诉期间判决书还不具有终审效力,且新《刑法》规定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对此案来说是轻法
2. [多选题]回避制度适用的审判人员包括()。
A. A、直接负责审判本案的审判员
B. B、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院长
C. C、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庭长
D. D、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审判委员会成员
3.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刑法的根本任务就是惩罚犯罪
B. 惩罚犯罪和保护法益是相互矛盾的
C. 在现代刑法立法过程中,既要注意对犯罪的惩处,又要注意对自由的保护
D. 现代刑法的根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
4. [单选题]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一书,认为应将《刑法》第114条中规定的"投毒罪"解释为"投放危险物质罪",这一解释是立法解释
B. 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被最高人民法院接受变成司法解释的内容后,这一解释结论就不再是类推解释
C. 刑法理论界现在仍然认为,某一解释结论到底是扩大解释还是类推解释,很多时候难以划出明确的界限
D.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对刑法规定进行类推解释,即便是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也是绝对禁止的
5. [单选题]李某,是我国公民,跟随其父母在某太平洋岛国A国生活。2008年9月,刚满15周岁的李某进入A国公民吉姆家窃取了价值人民币3000多元的财物。根据A国的法律,凡盗窃他人财物者,将被剁去一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事实一)李某知道A国的法律规定后,心里害怕,就以想回国上学为由,央求其父母将其送回国。2009年1月,李某的父亲为李某购买了机票,让李某独自回国投靠其叔叔李某明。临行前,李某的父亲将300克海洛因交给李某,让李某放在内衣裤里捎回国交给其叔叔李某明。李某的父亲将李某送到机场,李某到国内下飞机后,其叔叔李某明将李某接回家。到家后,李某将300克海洛因交给了李某明。(事实二)李某在国内上学的业余时间(off hours),其叔叔李某明教会了李某开大型拖拉机,并教会了李某简单的拖拉机修理技术。李某明经常让李某开着家里的大型拖拉机干农活,还经常让李某干一些超体力的重农活,李某稍有不从,李某明就对李某打骂,李某对李某明心生怨恨。2011年2月27日,李某知道李某明第二天要开着拖拉机去城里买化肥,就事先将家里大型拖拉机的一个关键零件卸下。第二天,李某明开着家里的大型拖拉机去买化肥的过程中,因李某卸下的关键零件而将大型拖拉机撞毁,并撞死一位行人,李某明也身受重伤。2011年3月10日,李某到公安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破坏家里的大型拖拉机一事和以前的所有违法行为,并揭发了李某明和魏某经常合伙贩卖毒品的事实,司法机关认为李某构成了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事实三)请回答下题。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