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高级中学语文题库2022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晋升职称在线题库(04月08日),更多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的每日一练请访问必典考网高级中学语文题库频道。
1.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A.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
B.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 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D. 学生素质及其价值的提高
2. [单选题]阅读《滕王阁序》教学反思,按照要求答题。教学《滕王阁序》这篇著名的骈文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写道:“开课了,开始的时候很顺利,诵读,理解重点词语,把握诗人情感。一切按我原来的设计进行。然而到赏析名句这一环节,虽然我已经提示了角度,但一大部分学生仍然露出茫然的神情,感觉无从入手,有些冷场。这时,我只好另辟蹊径,用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为范例,来引导学生分析景物描写语句。至此,学生才有所领悟,顺利回答,最后归纳总结。”对上述教学反思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B. 教师注重引导,语言具有启发性,激发学生思考
C. 教师指导具体,有教学机智.灵活性较强
D. 教师指导赏析名句,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3. [单选题]阅读以下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其实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语文素养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态、情绪等心理和身体的状况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第二,所学内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inadequacy)。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或不同思想倾向的文本都会因学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阅读效果。而任何一点的不同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这样,我们可以说,备学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反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备课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备教材和备学生
B. 实际教学时应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课堂表现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生成
C. 备课的作用在于上课时能用已经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材解剖
D. 教师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浅处入手,习得新知
4. [单选题]“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这是《寡人之于国也》一课的“研讨与练习”,对其设计意图分析不恰当的是()。
A. 引领学生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B. 引领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
C. 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
D. 引领学生感受文章论述的严密
5. [单选题]阅读以下《滕王阁序》的备课案例(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领悟其音乐美;(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理解作者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赏析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设计时,我考虑到学生独立赏析难度较大,给学生提示了景物描写赏析的角度:形、色、声、动。我的目的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诗文的美,学生自己能够从不同角度揣摩、品味诗文的艺术性。对上述教学案例分析不合适的一项是()。
A. 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B. 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C. 诗文阅读重点在于整体感悟、体会艺术效果
D. 设计难点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