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6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无痛性(painless)、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体重减轻(weight loss)、间断性(discontinuity)、出血点(petechia)、有助于(helpful to)、氯霉素类抗生素

  • [单选题]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中CD8+T细胞明显减少
    B. T辅助细胞Ⅰ型(Thl)比例增高
    C. 患者体内IFN-γ水平下降
    D. 骨髓中CD34+细胞增加
    E. 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基质细胞正常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FAB分类,POX反应,非特异酯酶均阴性的是()
  • A. M3b
    B. AL-L3
    C. M2
    D. M5
    E. M4E0

  • [单选题]骨髓和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见降低或为零()
  • A. 严重细菌感染
    B. 骨髓瘤
    C. 淋巴瘤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单选题]男性,病史2周,贫血伴全身出血点(petechia),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肝轻度肿大,外周血WBC25×109/L,可见幼稚细胞,PLT50×109/L,HGB40g/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
  • A. 败血症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过敏性紫癜
    D. 急性白血病
    E. 恶性淋巴瘤

  • [单选题]关于急性ITP,下列正确的是()
  • A. 多见于成人
    B. 多见于女性
    C. 骨髓幼稚巨核细胞增加
    D. 大多数患者可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型
    E. 血小板寿命正常

  • [单选题]贫血患者HGB68g/L,WBC2.8×109/L,PLT80×109/L,网织红细胞2%,红细胞平均体积105f1,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34,其骨髓检查可能是()
  • A. 骨髓增生减低,三系形态大致正常
    B. 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体积偏小,中心淡染
    C. 骨髓增生活跃,可见大量有核红细胞和碎片
    D. 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胞体大,胞浆丰富,粒系分叶过多
    E. 骨髓增生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 [单选题]女,39岁,右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3个月,伴上腹疼痛,食欲不佳,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行剖腹探查见胃与胰头及腹膜有粘连,周围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来源。临床分期属()
  • A. ⅡB
    B. ⅢA
    C. ⅢB
    D. ⅣA
    E. ⅣB

  • [单选题]男,36岁。间断性(discontinuity)上腹部疼痛6个月,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个月。化验血常规: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5.4×109/L,血小板335×109/L;粪便隐血(+)。胃镜检查为溃疡病。下列检查对贫血类型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 A. 血清铁
    B. 血清铁蛋白
    C. 血清总铁结合力
    D. MCV、MCH
    E. 网织红细胞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常见的病因()
  • A. 药物及化学物质
    B. 物理因素
    C. 病毒感染
    D. 细菌感染
    E. 营养因素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e7xnyn.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