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cute granulocytic leukemi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肝素辅因子Ⅱ
[单选题]有关纤溶酶(PL)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单链纤溶酶原(PLG)在t-PA、u-PA作用下,形成双链PL
B. 活性中心在重链上
C. PL能分解血浆蛋白
D. PL可将单链t-PA转变为双链t-PA
E. PL能够分解补体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
A. 前者多有高热、感染和出血
B. 前者白细胞计数较高,多在300×109/L以上
C. 前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减少
D. 前者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E. 前者原始细胞POX染色通常阳性
[单选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O型与Ml型的主要区别为()
A. Auer小体有无
B. 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
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活性程度
D. MPO阳性
E. 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
[单选题]在下列蛋白质分子中含有Kunitz结构的是()
A. 蛋白C(PC.
B. 蛋白S(PS)
C. 肝素辅因子Ⅱ(HCⅡ)
D.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E. α2-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α2-MG)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出现异形淋巴细胞的时间下列正确的是()
A. 第1~2病日开始出现,第3~4病日达高峰
B. 第2~3病日开始出现,第3~5病日达高峰
C. 第3~4病日开始出现,第5~7病日达高峰
D. 第4~5病日开始出现,第7~10病日达高峰
E. 第6~8病日开始出现,第10~14病日达高峰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蛋白C系统的是()
A. 蛋白C(PC.
B. 蛋白S(PS)
C. 血栓调节蛋白(TM)
D.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
E. 蛋白Z(PZ)
[单选题]参与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是()
A. 因子Ⅶ
B. 因子Ⅷ
C. 因子Ⅸ
D. 因子X
E. 因子Ⅻ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doq5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