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minor bupleurum decoction)、甘草泻心汤(gancaoxiexin tang)、神志昏迷、《针灸大成》(compendiu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
...)、生姜泻心汤(ginger rind)、《针灸甲乙经》、主题统觉测验(tat)、化痰止咳、足少阴肾经
[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梦哭”是由于
A. 肺气盛
B. 肺气虚
C. 肾气盛
D. 肾气虚
E. 心气虚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调胃承气汤证见“蒸蒸发热”的机理是
A. 湿热蕴蒸
B. 郁热上达
C. 上焦热盛
D. 里热外蒸
E. 燥结外发
[单选题]桂枝汤证汗出的病机是
A. 里热炽盛,迫津外越
B. 营卫失和,卫不固营
C. 肠胃实热,迫津外越
D. 阳气虚衰,卫阳不固
E. 热郁于里,郁热上蒸
[单选题]湿热郁蒸肌肤可见
A. 白痦
B. 黄疸
C. 神志昏迷
D. 肌肤发疹
E. 大便下血
[单选题]药物“七情”的含义是指
A. 喜、怒、忧、思、悲、恐、惊
B. 辛、甘、酸、苦、咸、淡、涩
C.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
D. 寒、热、温、凉、平、毒性
E. 以上均不是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适用于
A. 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脘腹痞胀,恶食懒倦,大便不畅者
B. 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
C. 脾胃虚弱,水热互结,症见心下硬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
D. 脾胃虚弱,痰浊内阻,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苔腻脉滑者
E. 胃虚有热,和降失常,症见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者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的功用是
A. 清暑益气,和胃止呕
B.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C.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D.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E. 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单选题]贝母瓜蒌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花粉
B. 胆南星
C. 茯苓
D. 橘红
E. 桔梗
[单选题]不属于人格的投射类测验的是
A. 洛夏墨迹测验
B. 主题统觉测验(tat)
C. 霍兹曼墨迹测验
D. 词语联想测验
E. 范畴测验
[单选题]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医德经典是
A.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B.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C. 陈实功的《五戒十要》
D. 肖纲的《劝医论》
E. 李梃的《医学入门》
[单选题]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上
A. 前发际直上7寸
B. 前发际直上6寸
C. 后发际直上6寸
D. 后发际直上7寸
E. 头顶旋毛中
[单选题]平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为
A. 15°
B. 30°
C. 45°
D. 60°
E. 90°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 )
A. 4寸
B. 5寸
C. 6寸
D. 8寸
E. 9寸
[单选题]不与足少阴肾经相联系的脏腑是( )
A. 膀胱
B. 心
C. 肺
D. 脾
E. 肝
[单选题]提出"刺有大小"的文献是( )
A. 《内经》
B. 《难经》
C. 《针灸甲乙经》
D. 《针经指南》
E. 《针灸大成》
[单选题]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
A. 《伤寒舌鉴》
B. 《舌苔统志》
C. 《彩图辨舌指南》
D. 《敖氏伤寒金镜录》
E. 《伤寒观舌心法》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dlwp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