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口腔执业医师2024试题试卷(4O)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6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颌间牵引(intermaxillary traction)、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牙尖交错位、新生儿颅内出血(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边缘封闭区(border seal area)、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spp)

  • [单选题]长正中是指

  • A. 前牙切刃相对后滑回牙尖交错位
    B. 下颌姿势位至牙尖交错位的距离
    C. 下颌姿势位至后退接触位的距离
    D. 下颌前牙前伸的轨迹
    E. 尖交错位和退接触位之间以前后为主无偏斜的位置关系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人体实验伦理原则的是
  • A. 医学目的的原则
    B. 知情同意的原则
    C. 有得无失的原则
    D. 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E. 随机对照的原则

  • [单选题]静坐生活方式是导致全球人群死亡的
  • A. 第5大主要危险因素
    B. 第6大主要危险因素
    C. 第7大主要危险因素
    D. 第8大主要危险因素
    E. 第9大主要危险因素

  • [单选题]刃天青纸片法检测致龋菌的原理是
  • A. 直接计数培养基上变形链球菌的每毫升菌落数
    B. 直接计数培养基上乳酸杆菌的每毫升菌落数
    C. 以变形链球菌消耗蔗糖的氧化还原反应程度判断细菌数量
    D. 以乳酸杆菌消耗蔗糖的氧化还原反应程度判断细菌数量
    E. 以致龋菌产生乳酸的量来判断细菌数量

  • [单选题]与氟化亚锡牙膏相容的摩擦剂是
  • A. 碳酸钙
    B. 焦磷酸钙
    C. 二氧化硅
    D. 不溶性偏磷酸钙
    E. B+C

  • [单选题]在医院外获得的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铜绿假单胞菌
    C. 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spp)
    D. 嗜肺军团菌
    E. 肺炎链球菌

  • [单选题]患者,男,14岁,颈淋巴结肿大2周,活检示淋巴结结构破坏。可见里-斯细胞。可诊断为
  • 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C. 霍奇金病
    D. 菲霍奇金淋巴瘤
    E. 淋巴结结核

  • [单选题]减少ITP母亲所生新生儿颅内出血(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最有效的是
  • A. 泼尼松
    B. CsA
    C. 血小板
    D. 丙种球蛋白
    E. 脾切除

  • [单选题]酸蚀症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 A. 牙齿磨耗
    B. 长期酸接触史
    C. 牙齿唇面形态改变
    D. 牙本质暴露
    E. 牙釉质脱矿

  • [单选题]一患者下颌角骨折,由于未能及时合理地行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影响了骨折的愈合,形成了“假关节”,其处理方法应是
  • A. 颌间牵引
    B. 颌间牵引复位后颌间结扎
    C. 切开复位,内固定
    D. 切开、复位、植骨、促进愈合
    E. 使用外牵引装置,配合颌间牵引和固定

  • [单选题]化脓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绝大多数发生于下颌骨的原因是
  • A. 下颌骨与上颌骨比较,无腔窦,骨外板厚、致密
    B. 炎症发生时不易穿破引流
    C. 单一血管供应,侧支循环少
    D. 血管栓塞后可造成大块骨组织营养障碍及死骨形成
    E. 以上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单选题]不属于边缘封闭区(border seal area)的是
  • A. 颊棚区
    B. 系带附着部
    C. 下颌磨牙后垫
    D. 上颌后堤区
    E. 黏膜皱襞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能做牙龈切除术
  • A. 牙龈组织增生肥大
    B. 骨上袋的慢性脓肿
    C. 后牙附着龈过窄的中等深度的骨上袋
    D. 智齿冠周盲袋形成
    E. 龈瘤

  • [单选题]带状疱疹的致病病原微生物()
  • A. 细菌
    B. 真菌
    C. 衣原体
    D. 支原体
    E. 病毒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dl69vx.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