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大陆漂移说是一种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科学假说,为板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8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大陆漂移说是一种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科学假说,为板"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高中教师资格频道。

  • [单选题]大陆漂移说是一种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科学假说,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下列人物中,正式提出该学说的是( )。

  • A. 培根
    B. 洪堡
    C. 魏格纳
    D. 达尔文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针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两位老师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片段。请你分析哪一个教学情境更好。 (一)师:一条河的两岸可以看成平行的直线,某人在岸边要驾驶船到对岸,请问,他应该选择在哪个位置到对岸,才能以最短的路径实现目的? 生:随便那个位置都可以,因为岸的一边上任意点到对岸的距离都相等。 师:为什么? 生:感觉。 师:这种感觉很好,但我们应该给予证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 (二)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面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当两直线相交时,我们采用角来刻画它们的“相交程度”。那么,如果两直线平行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呢?(师平行地拿两支笔进行远近移动) 生:距离。 师:什么意思? 生:你刚才在比划,给我们一个感觉,两平行直线有远和近的区别。 师:好,那么怎样刻画两直线的距离呢? 生甲:作任意一条直线与两直线都垂直,被它们所截得的线段长度都相等,这个长度我们就定义为两平行线的距离。 师:很好!但要说明怎么作任意直线与两直线都垂直,还有别的什么方法? 生乙:其实,两平行直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可以定义为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师:很好!为了研究两平行直线的距离,我们可以选择甲和乙的办法,大家看,该选择哪个办法? 生丙:选择甲,因为点到点的距离最原始。 生丁:选择乙,因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也是通过点到点的距离来刻画的,如果能够得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少走弯路。 师:两位同学的构思都有道理,那么,我们就合二为一。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 ……
  • A. 第二个教学情境的创设更好。第一位教师的创设存在优点也存在缺陷。优点是他联系现实背景设计教学,非常实在,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够知道现实生活需要研究点到直线的距离,激发了学习的动机。 缺陷在于: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只能机械地配合老师去探索;另一方面教师剥夺了学生研究问题的策略。而第二位教师能够从数学本身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研究的策略,加强了数学的内在知识结构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所研究的方向。如果第二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在补充地问学生一句:“在现实生活中也需要得到点与直线、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你能够举出例子吗?”那么,这位教师就既能够注重数学的研究规律又不忽视实际的联系,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更有意义。

  • [单选题]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这说明他的哪种教学能力比较突出?( )
  • A. 教学认知能力
    B. 教学反思能力
    C. 教学监控能力
    D. 教学操作能力

  • [单选题]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 A. 强化自我主动性
    B. 培养勤奋感
    C. 建立自我同一性
    D. 获得亲密感

  • [单选题]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报纸的用途",学生给出"学习用""包东西"等各种各样的答案,这里考查的是创造性思维的( )。
  • A. 流畅性
    B. 灵活性
    C. 独创性
    D. 颖性

  • [多选题]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 A. ×

  • [单选题]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 )。
  • A. 科学属性
    B. 生产属性
    C. 社会属性
    D. 艺术属性

  • [单选题]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
  • A. 逻辑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形象思维
    D. 动作思维

  • [单选题]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djqk2.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