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医药公司(medicine company)、现金结算(cash settlement)、生产经营(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专用设备(special equipment)、利息费用(interest expense)、银行存款(bank deposit)、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非限定性、公司股票(corporate stock)
[单选题]甲私立医院收到A医药公司捐赠的药品一批,发票注明的价值为30万元,捐赠协议规定该批药品用于临床医学。甲私立医院收到A医药公司捐赠的药品已经验收入库。则甲私立医院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A. 借记“存货”科目30万元,贷记“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科目30万元
B. 借记“存货”科目30万元,贷记“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科目30万元
C.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30万元,贷记“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科目30万元
D. 借记“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科目30万元,贷记“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科目30万元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1月10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12月31日达到预定用途。其中,研究阶段发生职工薪酬3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40万元;进入开发阶段后,相关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职工薪酬3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3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职工薪酬10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0年对上述研发支出进行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 确认管理费用7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60万元
B. 确认管理费用3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400万元
C. 确认管理费用13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00万元
D. 确认管理费用10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30万元
[单选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 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方式,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资本公积
B. 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方式,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C. 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方式,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D. 将取得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资产成本费用,适用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会计准则
[单选题]M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30日以每股15元的价格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corporate stock)100万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该股票支付手续费20万元。6月22日,收到该上市公司按每股1元发放的现金股利。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每股18元。2010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1500
B. 575
C. 1800
D. 1000
[单选题]甲公司2009年12月25日支付价款306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9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甲公司另发生交易费用15万元,已用银行存款(bank deposit)支付。2009年12月28日,收到现金股利9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157.5万元。2010年1月,甲公司出售该股权投资,取得价款4157.5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则处置时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为万元。
A. 1000
B. 1172.5
C. 172.5
D. 125
[单选题]恒通公司2010年1月1日发行3年期面值为7500万元的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公司按7916万元的价格溢价出售,实际利率为4%,如果公司每年计息一次并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恒通公司在2011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为万元。
A. 321.97
B. 311.31
C. 133.36
D. 234
[单选题]下列关于固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核电站核设施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弃置费用应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B. B、企业支付的与所购买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相关的增值税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C. C、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D. D、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dj5z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