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教师指导学生课后在自己的小区对居民用电情况进行调查访问,并学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1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现代教育(modern education)、理论知识(theoretical knowledge)、辛弃疾词、《荷塘月色》(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不断创新(continuous innovation)、毛泽东书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胸怀大志(flown high)

  • [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课后在自己的小区对居民用电情况进行调查访问,并学写调查报告,这种做法()。

  • A. 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B. 说明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和重视自然资源
    C. 学习了应用文写作的理论知识,写作技巧等
    D. 体现出学校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唯一场所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学习《荷塘月色》,教师为引导学生学会体会意境,播放了盛开荷花的图片并配有名家朗读描写荷塘月色的录音。对这一教学资源的分析,恰当的是()。
  • A. 用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才能完成教学内容
    B. 图片呈现了真实场景,妨碍学生把握散文内涵
    C. 播放图片及音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D. 与作品的意境不相符,违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原则

  • [单选题]学习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在品味语言阶段时,讲解廉颇忠心爱国、老当益壮的故事,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
  • A. 应用文本语言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情感的源流
    B. 讲解典故的由来,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叹服作者的妙笔生花
    C. 品味语言从文字背后的内容出发,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主旨
    D. 通过故事的讲解,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走进作者和作品的内心

  • [单选题]某教师在讲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时,并没有一开始就进入课文讲授,而是让学生利用20分钟时间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体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这一教学活动理解正确的是()。
  • A. 此活动突出了重点.抓住了教学的中心环节
    B. 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整单元的内容有所把握,形成整体的学习思路
    C. 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活动具体、明确,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 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continuous innovation),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单选题]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在文本分析后使用了下列材料,阅读并按要求答题。《沁园春·长沙》书法艺术赏析(刘志刚)此幅作品大约书写于1954年,是毛泽东书法的代表作,书家认为这是毛泽东诗词墨迹中最晚的作品,也是最成熟、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也是我们所见墨迹中最后的丰碑。诗墨写在两页红界信笺上,共15行。毛泽东笔势飞动,迅疾便捷,但字字独立,整篇冲和淡雅,疏朗流畅,字字珠玉,起下承上,左顾右盼,尽得自然之美;脱尽剑拔弩张之势,却筋骨老健,艳美洒落,结字小疏,字间多不连,但气脉通畅,墨润有余,瘠肥合宜,无奇大奇小之字,无奇重奇轻之笔,无欹斜取势之墨,如百侣少年,风华正茂,风度翩翩,漫步缓行于湘江之岸,却胸怀大志(flown high)“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字字润美,飞逸奇雄,骖鸾跨鹤,飘飘欲飞。此幅作品圆笔兼用方笔,藏锋为主,兼施露锋,结体用笔潇洒古淡,极尽江左风流,囊括北碑筋骨,精能疏淡,典雅悠然,处处含蓄,耐人寻味。布局疏密有致,有行无列,行间紧密,几与字间空白相当,结体用笔外柔内刚,“标拔志气,辅藻情灵”。全幅一百多字,笔势和墨色随着书情而变化,时而高昂,时而舒缓,使整幅书作气韵贯通又结构完美。对上述资料的使用分析不恰当的是()。
  • A. 拓展书法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B. 从作者的书法风格再一次品味文本的思想内涵
    C. 实现学生掌握书法技能的教学目标
    D. 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书法的技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d8leg3.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