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高级中学语文题库2022高级中学语文(考前冲刺)题库精选每日一练(04月17日)

来源: 必典考网    发布:2022-04-1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59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高级中学语文题库2022高级中学语文(考前冲刺)题库精选每日一练(04月17日),更多高级中学语文(考前冲刺)题库的每日一练请访问必典考网高级中学语文题库频道。

1. [单选题]阅读《离骚》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以死明志。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学生纷纷朗读)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生:好像没感觉。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来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a period)。)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教师一开始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文(understanding text)
B. 教师缺乏对课堂的掌控力,秩序紊乱
C. 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D. 重在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 [单选题]老师在讲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定语后置句,就举出以下例子请同学们分析,以下例句不符合要求的是()。

A.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B.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 [单选题]教师在讲解《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有个词语是“蜿蜒”,老师解释到这属于连绵词中的叠韵词,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这一类词语,以下可以用来举例的是()。

A. 窈窕葡萄梧桐徘徊
B. 玻璃犹豫婆娑淅沥
C. 婀娜踯躅彷徨腼腆
D. 邋遢骆驼汹涌怂恿


4. [单选题]执教《再别康桥》,小结时教师深情地说:“轻快、飘逸、清新,这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特点。这首诗我们欣赏得差不多了。”然后话锋一转讲起徐志摩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的故事,“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他虽然生命不长,但是今天我们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当中。”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A. 教师小结时的深情和语言艺术,为诗歌意境的升华锦上添花
B. 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津津有味地思考期待下节语文课
C. 归纳完诗歌特点,以徐诗《偶然》作结,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D. 一段好的结语就如一堂课的“凤尾”,使教学过程在唯美中落幕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d4kpp.html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