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5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初中教师资格频道。

  • [多选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   【课例名称】《民族的摇篮》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   【主要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课前准备,收集并归纳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   一、导入阶段(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师问:同学们,歌曲中唱到的56朵花代表我们民族大家庭的56个成员,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下来自不同民族的歌曲。课前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调查题,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调查的结果。   学生甲: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藏族,根据我的调查,藏族人口459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学生乙: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蒙古族的风俗……   学生丙:我为大家介绍苗族的服饰……   师问:大家了解的真多,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探索的精神和习惯保持下去,下面,我们聆听来自不同民族的歌曲。   (2)分段播放歌曲:《草原的歌》《乌苏里船歌》《珠穆朗玛》《达坂城的姑娘》《弥渡山歌》   二、展开阶段(后略)

  • A. 【参考答案】 这个课例的导入存在着闪光点,但是在教学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上述案例在导入设置上存在一些优点: 老师的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并归纳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图文音像资料,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课程理念,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个前期准备做得很好,这正是本课设计的闪光点。 与此同时,课例中导入环节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老师让学生介绍收集并归纳的信息,学生收集来的只是一些民族的习俗和服饰,并没有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针对性地充分聆听乐曲才是本节课的关键。 (2)没有体现师生间相互交流。优秀的音乐课堂需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推进教学,案例中并没有体现师生间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的交流,对于教学进程的把握不够深入。 综上所述,该课例中的一系列问题有悖于义务教育课程中"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 改进建议:教师应丰富、充实音乐欣赏环节,加强与学生的音乐交流,深入讲解知识点,围绕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理念安排教学。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从人本性和互补原则出发,下列座位编排方式最合理的一组是( )。①任意编排;②将相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排在一起;⑧把知识和能力不同的学生排在一起;④将性别不同的学生排在一起;⑤采取座位轮换方式,将性格、气质不同的学生排在一起;⑥将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排在一起
  •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⑧⑤⑥

  • [单选题]有人认为蜂蜜的用途只是食用,很难想到它还可以美容和做药材。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
  • A. 功能固着
    B. 思维定势
    C. 认知风格
    D. 顿悟

  • [单选题]幼儿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是一个此长彼消的过程。( )A.正确B.错误
  • A. B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d121.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