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5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故意杀人罪(crime of intentional homicide)、过失犯罪(negligent crime)、玩忽职守罪(crime of dereliction)、职务侵占罪(crime of duty encroachment)、非法占为己有(illegal occupied by oneself)、犯罪分子、机动车辆所有人(motor vehicles ' possessors)、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其他严重后果、并处罚金

  • [单选题]《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

  • A. A、5日
    B. B、10日
    C. C、15日
    D. D、20日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行为人的下列行为,依法应当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 A. A、某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于某去加拿大探亲期间,在加拿大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B. B、中国公民冯某去日本留学,在日本因与他人发生争执,动手毁坏了其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C. C、某部队军人江某公务出差在印度,因财物被抢,为生活所迫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D. D、我国一架从北京起飞的国际航班进入俄罗斯境内时,美国人甲与同客舱的日本人乙发生争执,甲开枪将乙打死

  • [多选题]甲自己有一辆人力三轮车,经常帮人搬运东西。每次见到雇主的东西是值钱的,就想方设法想占为己有。一次,甲帮乙搬运一台电冰箱,路过一家药店时,甲故意说自己中暑了,请求乙帮忙进去买药。趁乙进药店买药的机会,甲蹬着车快速逃离,几天后将冰箱卖掉。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哪几项?
  • A. A、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 B、甲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C. C、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D. D、甲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 [单选题]许某是鸿运林场的职工。一日许某驾驶货车在林场内将砍伐好的木材从砍伐地运到堆放地时,为抄近路违反了林场规定的行车速度,将正在搬运木材的另一职工商某轧死,则许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 A、交通肇事罪
    B.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 C、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D. D、生产、作业责任事故罪

  • [多选题]下列不构成累犯的是
  • A. A、胡某2002年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后又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B. B、廖某因资敌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后又犯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C. C、林某1998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
    D. D、石某1998年因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抢劫罪

  • [多选题]关于撞倒金某的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B. B、石某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C. C、石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D. D、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 [单选题]出租车司机王某于晚间,载一小姐蔡某回家。途中,王某起了歹念,便把车停在一偏僻处,在车内用暴力强奸蔡某,蔡奋力反抗,脸朝下趴在车坐下,王某兽欲大发,竟奸入蔡某肛门并射精。在反抗中,蔡将王的脸抓破。王某认为这是给他犯罪留下罪证,唯恐罪行暴露,即决定杀人灭口。王某揪住蔡某头发,将蔡的头部猛撞车壁数下后,蔡某昏死过去。王某以为蔡某已经死亡,遂将蔡某弃于野外逃逸。蔡某后被人发现,送往医院抢救后脱离危险。关于王某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 构成强奸罪(既遂),对蔡某的死亡,王某主观上属于行为性质认识错误,按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应数罪并罚
    B. 构成强奸罪(未遂),对蔡某的死亡,王某主观上属于行为性质认识错误,按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应数罪并罚
    C. 构成强奸罪(既遂),对蔡某的死亡,王某主观上属于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按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应数罪并罚
    D. 构成强奸罪(未遂),对蔡某的死亡,王某主观上属于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按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应数罪并罚

  • [多选题]关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说法正确的有()。
  • A.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B.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处罚
    C.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D.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y3jj6.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