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下列关于护理道德本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9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金匮要略》(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美国黑人(afro-american)、道德观念(moral concept)、管理不到位、试验性治疗(experimental treatment)、《黄帝针灸甲乙经》、伤寒病人(typhoid patients)、古今中外、“一视同仁”、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 [单选题]下列关于护理道德本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护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B. 护理科学发展的快慢对护理道德影响不大
    C. 护理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D. 护理道德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
    E. 护理道德受社会道德的制约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患者王某,7岁,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接受治疗3个月,病情没有改善。医生征求其父母的意见,问是否愿意使用一种价格较贵的新药,其父母经过考虑,表示同意。因为从未使用过这种药物,也不知道这种药物的效果如何,所以医生决定谨慎使用,严格监控,结果表明,使用这种药物后的效果不明显。从医学伦理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医生使用新药,应该征得王某本人的同意
    B. 该项治疗属试验性治疗
    C. 效果不明显,与医师使用药物过于谨慎有关
    D. 因为使用药物后的效果不明显,所以医师的行为不道德
    E. 医生使用新药物应该征得主管领导批准

  • [单选题]1932年到1972年间,美国研究者随访了400名贫穷的身患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以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虽然当时青霉素已经普遍使用,而且价格并不昂贵,但是研究人并不对其采用青霉素治疗,而是给予安慰剂,以观察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梅毒会如何发展。医学伦理的角度,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研究人员为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而进行研究,是道德的
    B. 研究人员选择“贫穷的患了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作为受试者,表明了对弱势人群的关注,是道德的
    C. 研究人员没有让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违背了有利原则
    D. 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服用“安慰剂”,所以实验是道德的
    E. 研究人员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因此,未给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是道德的

  • [单选题]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师提出的根本性医德要求是()
  • A. 学习伦理学
    B. 学习生命价值论
    C. 学习公益理论
    D. 更加关注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病人的人文方面
    E. 注重改变传统的医学道德观念

  • [单选题]一年轻人在打羽毛球时自己的球拍把额头碰破了一块皮,到某医院就医。接诊医生查看后,问明患者属公费医疗,于是开出了CT检查单。查后结果为阴性。此类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 医生诊断水平不高
    B. 医生对高新技术手段过度迷信
    C. 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的负面影响
    D.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对医生的负面影响
    E. 医院管理不到位

  • [单选题]现代医学模式是指()
  • A.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C. 高新技术医学模式
    D. 整体医学模式
    E. 分子医学模式

  • [单选题]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typhoid patients)中进行对照试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
  • A. D

  •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性表现在()
  • A. 医学伦理学的内容深刻反映时代的经济、社会要求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B. 古代医者把尊重和保护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C. “普同一等”、“一视同仁”是古今中外医学共有的伦理观念
    D. 古代的医德规范今天仍然有规范医者的价值
    E. 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内容是医学实践和科学进步提出的客观要求

  • [单选题]陈实功著有()
  • A. 《金匮要略》
    B. 《外科正宗》
    C. 《医门法律》
    D. 《黄帝针灸甲乙经》
    E. 《万病回春》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vq74z.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