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0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交通肇事罪(traffic accident crime)、玩忽职守罪(crime of dereliction)、徇私枉法罪、滥用职权罪(crime of abuse of authority)、不法侵害行为、机动车辆所有人(motor vehicles ' possessors)、其他严重后果、违章驾驶(driving against traffic regulation)、贩卖毒品罪、情节特别严重

  • [多选题]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 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
    B. 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C. 目的是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D. 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且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刑法应当采取成文法的形式,禁止习惯法
    B.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C. 禁止溯及既往
    D. 在中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还包括“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定罪处罚”的内容

  • [单选题]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非法持有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B. 持有毒品不限于本人持有,包括通过他人持有
    C. 持有毒品者而非所有者时,必须知道谁是所有者
    D. 因贩卖而持有毒品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 [单选题]刘某以赵某对其犯故意伤害罪,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赵某妹妹曾拒绝本案主审法官王某的求爱,故王某在明知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情况下,毁灭赵某无罪证据,认定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并宣告免予刑事处罚。对王某的定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徇私枉法罪
    B. 滥用职权罪
    C. 玩忽职守罪
    D. 帮助毁灭证据罪

  • [多选题]下列关于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有动机,后有目的
    B. 动机回答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何在,目的回答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发生的结果是什么
    C. 动机不以危害结果为内容,目的一般以危害结果为内容
    D. 同一性质的犯罪,目的可能多种多样,但动机只有一个;不同性质的犯罪,动机可能不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

  • [多选题]下列中说法不正确的有哪些?
  • A. A、石某是个体矿主,在没有给工人配备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命令其矿厂的工人下矿井作业,结果导致15名工人中毒而亡,根据该案具体案情,石某最高可被判15年有期徒刑
    B. B、某公司为宣传自己的产品,于元宵节的时候举办大型花灯展,但其活动场所是经改建的一处仓库,并没有经过任何部门的检验,也没有安全通道,结果在众人参观花灯的时候,房子坍塌,结果造成15人死亡,20多人重伤,应对该公司判处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负刑事责任
    C. C、某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某日发生化学物质泄漏,造成10人中毒死亡,25人昏迷不醒,应该对工厂判处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D. D、某工地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包工头隐瞒不报,以致贻误抢救时机,造成5人死亡,6人重伤,包工头应对此负刑事责任

  • [多选题]下列不构成累犯的是
  • A. A、胡某2002年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后又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B. B、廖某因资敌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后又犯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C. C、林某1998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
    D. D、石某1998年因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于2007年又犯抢劫罪

  •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 A. A、甲是乙的司机,一日乙去洽谈生意途中连遇红灯,乙怕迟到,命令甲闯红灯,结果轧死一人,撞伤两人
    B. B、在某甲组织的卖淫活动中,乙被其聘为保安,以协助其组织卖淫活动
    C. C、甲明知乙发起的邪教组织旨在分裂国家,但甲仍为之提供了大量物质帮助
    D. D、甲是窃车贼,窃得多辆高档自行车,乙得知后代为销售

  • [单选题]某甲将他人的一台价值8000余元的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兄规劝,在失主发觉前,又偷偷送回原处。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既遂
    C. 不构成犯罪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o07nw.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