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2024易混易错每日一练(06月04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1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常备不懈、生活习惯(living habits)、预防为主(prevention first)、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遗传因子(genetic factor)、密切联系(close contact)、家庭婚姻(family and marriage)、依靠群众(rely on the masses)、流行病学调查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单选题]效度是指( )

  • A. 测器的稳定性
    B. 测器的可靠性
    C. 测器的准则
    D. 测器的准确性
    E. 以上都是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具有"跨学科而又无学科性"的是
  • A. 健康教育
    B. 健康促进
    C. 行为科学
    D. 社会心理学
    E. 健康社会学

  • [单选题]社会认知理论的期望概念是
  • A.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和行为的结局来产生和获得新行为
    B. 能增强或降低个人行为再发生可能性的,对个人行为的反应
    C. 事先预料某种行为的可能结局
    D. 个人对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自信心
    E. 个人对目标指引的行为和活动的自我调节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 [单选题]社会环境包括
  • A. 社会制度、教育和人口等因素
    B. 所有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的因素
    C. 家庭婚姻(family and marriage)、人际关系和社会保障等因素
    D. 经济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制度等因素
    E. 社会文化、教育制度、经济制度等因素

  • [单选题]豆类中含有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作用的物质是
  • A. 维生素
    B. 矿物质
    C. 抗营养因子
    D. 豆类蛋白
    E. 生物活性物质

  • [单选题]当前化妆品经营中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 A. 微生物污染
    B. 无卫生许可证产品的销售
    C. 化妆品的产品质量
    D. 化妆品的无证经营
    E. 化妆品的假冒伪劣产品

  • [单选题]下列措施中,不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
  • A. 环境职业危害定期检测
    B. 对可疑病人进行治疗
    C. 工人定期体检
    D. 建立健康档案,随时监测可疑病人
    E. 对可疑病人进行体检

  • [单选题]与膀胱癌发病有关的是( )
  • A. 氯乙烯
    B. 石棉
    C. 苯
    D. 联苯胺
    E. 煤焦油

  • [单选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是( )
  • A. 降低疾病死亡率
    B. 使人们掌握预防保健知识
    C. 降低各种医疗开支
    D. 促进健康的发展
    E. 改变人们不良生活习惯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
  • A.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rely on the masses)
    B. 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C.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rely on the masses)
    D.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E. 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主动监测的是
  • A. 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 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
    C.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D.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 单病种如流行性感冒、艾滋病、出血热、伤寒等的监测

  • [单选题]下列关于血清流行病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清流行病学是应用血清学技术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因此仍遵循流行病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B. 通过对血清中各种成分出现和分布的研究,阐明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及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C. 血清流行病学可用于研究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探索暴发事件的因素
    D. 血清流行病学用于研究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不用于病因未明疾病的研究
    E. 预测,考核预防效果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nrgg6.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