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3推拿学(副高)历年考试试题(3AF)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9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户外活动(outdoor activity)、西洋参(american ginseng)、金银花(honeysuckle)、肠穿孔(intestinal perforation)、《黄帝内经》(yellow emperor ' s internal classic)、代表作(masterpiece)、交叉性(cross sex)、乌头赤石脂丸、烦躁不安、肾阳虚衰(deficiency of the kidney-yang)

  • [单选题]"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一说源于

  • A. 《小儿按摩经》
    B. 《黄帝内经》
    C. 《医宗金监》
    D. 《厘正按摩要术》
    E. 《香安牍》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拿法可以看成一种复合手法,以下除哪一项外皆可运用拿法
  • A. 颈项部
    B. 头部
    C. 四肢部
    D. 胸胁部
    E. 肩部

  • [多选题]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下试验可能阳性的是
  • A.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B. 叩顶试验
    C. 椎间孔挤压试验
    D. 颈椎拔伸试验
    E. 超外展试验

  •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中含有的药物是
  • A. 西洋参、麦冬
    B. 荷梗、黄芩
    C. 连翘、黄连
    D. 金银花、连翘
    E. 甘草、金银花

  • [单选题]可出现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和对侧躯干及肢体感觉缺失的感觉障碍类型是
  • A. 脑干型
    B. 皮质型
    C. 脊髓型
    D. 神经根型
    E. 内囊型

  • [单选题]伤寒肠穿孔多发生于
  • A. 病程的第1周,在小肠
    B. 病程的第2周,在十二指肠
    C. 病程的第3周,在回肠
    D. 病程的第4周,在结肠
    E. 恢复期,部位不定

  • [多选题]便秘除推拿治疗外,还应注意
  • A.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B. 调节饮食
    C. 适当户外活动
    D. 多做下蹲起立动作
    E. 多做仰卧屈髋压腹动作

  • [多选题]颈椎病推拿治疗的手法,要求是
  • A. 可急骤地过度旋转或屈曲头颈部
    B. 手法应轻柔和缓
    C. 旋转手法可在纵轴牵引下进行
    D. 旋转或屈曲头颈部手法不可应用
    E. 以按压为主牵引为辅

  • [单选题]某男,55岁。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肢体沉重,舌苔浊腻,脉滑。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其治法宗
  • A. 辛甘发散为阳
    B. 酸苦涌泄为阴
    C. 味厚则泄
    D. 味薄则通
    E. 气厚则发热

  •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闭藏"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E. 长夏

  • [单选题]引起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
  • A. 脾阳亏虚,饮食内停
    B. 脾气下陷,阴血不足
    C. 湿邪内盛,脾胃不和
    D. 脾运失职,清阳不升
    E. 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 [多选题]下列对太阴病所见脉象的解释,正确的有( )
  • A. 脉弱是脾胃虚损,湿阻气滞
    B. 脉阳微阴涩而长是阴血不足,阳气衰微
    C. 脉浮是太阴兼表
    D. 脉浮而缓是伤寒病情涉及太阴
    E. 脉迟是肾阳虚衰(deficiency of the kidney-yang),内有寒邪

  • [多选题]乌头赤石脂丸的配伍特点有( )
  • A. 用辛散与收涩药使寒去而不伤正
    B. 用甘草解乌头毒性
    C. 用蜂蜜制以丸剂使峻药缓用
    D. 用乌头附子峻逐阴寒
    E. 用薏苡仁协助乌头缓急止痛

  • [单选题]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唇焦咽痛,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证属
  • A. 肺热壅盛
    B. 热灼胸膈
    C. 肺热腑实
    D. 邪热犯胃
    E. 热郁少阳

  • [多选题]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
  • A. 发展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B. 认为温病不能混称伤寒
    C. 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D. 热病的治疗应以寒凉为主
    E. 代表作《温热论》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ng5oz.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