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设计方案(design scheme)、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第三磨牙(third molar)、共同就位道(common insert path)、全口义齿固位(retention of complete denture)、牙倾斜度、牙槽嵴顶(alveolar ridge crest)、产生影响(have effect)、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s)、下颌牙槽(alveoli dentales mandibulae)
[单选题]如果基牙倾斜度较大,则以下固定桥取得共同就位道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利用正畸方法矫正该牙后修复
B. 取观察模在观测仪上观察分析,设计确定就位道
C. 改变义齿设计方案
D. 拔除倾斜牙,利用其邻牙作为基牙
E. 对于位置倾斜过大,难以取得就位道者可考虑先行根管治疗以后备牙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干槽症的发生多见于下颌后牙拔出术后,其发生率依次为()。
A. 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三磨牙
B. 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三磨牙
C. 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
D. 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
E. 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
[单选题]在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中,关于对牙龈组织的保健,错误的说法是()。
A. 修复体要高度磨光
B. 人造冠龈边缘与患牙密合
C. 正确恢复牙冠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s)
D. 修复体龈边缘必须位于龈嵴顶以下
E. 修复体轴面形态有助于对龈组织给予功能性刺激
[单选题]与固定义齿固位无关的因素是()
A. 桥体龈端外形
B. 固位体的数目
C. 固位体的种类
D. 上下颌牙的排列
E. 牙体预备质量
[单选题]上颌骨单侧部分缺损的无牙颌患者,欲行种植体固位的义颌,最理想的种植部位是()。
A. 剩余前上颌区
B. 上颌结节
C. 剩余上颌体后部牙槽突
D. 颧区骨组织
E. 硬腭骨组织
[单选题]以下因素与全口义齿固位无关的是()。
A. 唾液的质和量
B. 舌的运动
C. 人工牙的材质
D. 良好的义齿边缘封闭
E. 合理的排牙
[单选题]卡环臂应具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弯曲,弯制的正型卡环臂划分为近体段、弧形中段和臂端段三段,具有两个方向弯曲的卡环臂,其三段在基牙上的正确位置是()
A. 近体段和臂端段在导线下1~2mm
B. 弧形中段在导线下0.5~1mm
C. 近体段和臂端段在导线下0.5~1mm,弧形中段在导线下1~2mm,臂端段绕过轴面角到达邻面
D. 卡环的末端向龈方向延伸,进入楔状隙
E. 卡环的末端顶在邻牙上,以不妨碍咬合为宜
[单选题]患者女性,34岁,右上后牙牙签剔牙后持续胀痛2周,加重1日,有跳痛,不能咬物而就诊
A. B
[单选题]无牙颌患者,男,70岁。上颌牙槽嵴吸收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形态丰满;下颌牙槽(alveoli dentales mandibulae)嵴高度明显降低,大部分吸收而低平。
A. ['为该患者排牙时,下面不正确的是().A.前牙排成浅覆浅覆盖以改善义齿的稳定性
B. 下颌人工牙应该尽可能排在牙槽嵴顶(alveolar ridge crest)或中性区
C. 人工后牙可适当减数减径
D. 为改善下颌义齿的稳定性,下颌平面可尽量降低
E. 上中切牙唇面要距离切牙乳突中点8~10mm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双侧下后牙缺失,戴可摘局部义齿1周后,咀嚼食物时,右缺隙侧与基托吻合部黏膜出现灼痛,局部黏膜有红肿、溃烂,停止戴义齿后症状缓解,再次使用出现同样症状。
A. ['['经过上述处理后患者在戴用义齿行使功能时灼疼感消失,但开始出现咬颊,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盖过小
B. 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盖过大
C. 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过小
D. 咬颊侧人工牙与对颌牙的覆过小
E. 咬颊侧人工牙的排列纵曲线错误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ld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