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大跃进”、中坚力量(backbone elements)、关键作用、全民族抗战、远见卓识(significant views)、反法西斯战争、联合国大会(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巨大贡献(great contribution)、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维护世界和平(safeguarding world peace)
[单选题]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 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 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 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 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海国图志》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而就在佩理到日本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以后多次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这说明中日两国()
A. 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
B. 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
C. 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
D. 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
[单选题]“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 与尼克松会面时
B. 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 出席万隆会议时
D. 出席联合国大会(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时
[单选题]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A. 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 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 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 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单选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③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单选题]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 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B. 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 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D. 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单选题]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该史实深刻反映了()。
A.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巨大威力
B. 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great contribution)
C.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safeguarding world peace)的中坚力量
D. 中国大大支援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
[单选题]二战前,文明的概念开始发生变化,不再特指欧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文明一词在英语中也变成了复数,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美国霸主地位确立
B. 欧洲仍然处于世界中心地位
C. 多极化趋势加强
D. 欧洲开始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l3n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