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国家主权、中国革命(chinese revolution)、《中国见闻录》、镇压反革命、封建专制制度(feudal autocratic system)、反对君主专制、发展不充分、镇南关大捷、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apitalist economic development)
[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经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失败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 A、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B、中国革命中心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
C. C、应以武装斗争挽救中国革命
D. D、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指的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
B. 冯子材领导的镇南关大捷
C. 汉口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D.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单选题]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
B. 古希腊人几百年来斗争的结果
C. 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D. 古希腊人地理环境决定的
[单选题]建国初,在实践上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有关党的建设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是()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镇压反革命
D. “三反运动”
[单选题]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国家主权属于()
A. 议会
B. 总统
C. 联邦
D. 最高法院
[单选题]在16世纪中期,一位葡萄牙作者将其在广州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出版了《中国见闻录》,其中有一段记载说:“皇帝在省城里成立了一所学校,由政府负担经费,负责审核的官员命令所有成绩优异的学生集合到省城,详细询问每一位学生有关法律等的相关问题。”作者的这段文字最可能描述的是()
A. 科举考试
B. 官僚体系
C. 社会组织
D. 律令邢狱
[单选题]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吏部
[单选题]10至13世纪的民族大融合,与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比较,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A. A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B. B民族大融合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C. C内地与边境地区经济交流频繁
D. D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单选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开幕时,美国的“无形阴手”开始伸向俄罗斯的后院——格鲁吉亚,默许格总统进攻南奥赛梯与阿布哈兹两个欲独立的地区。而被激怒的“北极熊”俄罗斯于2008年8月26日宣布俄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这反映了()
A.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 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单选题]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 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 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 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 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8pz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