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道德规范(moral norm)、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天安门广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充分发展(fully developed)、生活教育化(life with education)、《红旗飘飘》、《开国大典》、文化事业建设
[单选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李老师受泸西县县委宣传部、泸西县各乡镇、各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县妇联和各中小的邀请,送教下乡,送教到基层,为他们讲学习方法,讲教学方法,讲公民道德规范。这表明李老师( )。
A. 具有较强的课程参与意识
B. 具有较强的社区服务意识
C. 具有较强的课程研究意识
D. 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
A. 个体差异
B. 年龄差异
C. 性格差异
D. 民族差异
[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
A. 射
B. 诗
C. 御
D. 数
[单选题]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强调将"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相结合的学习理论是( )。
A. 认知学习理论
B. 人本学习理论
C. 联结学习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多选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案例分析。
下面是某教师《红旗飘飘》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
教师在导入部分选择观看录像,感受战争带来的灾难,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教学环节首先听《红旗颂》的引子部分,并观看油画《开国大典》,感受在小号声中我们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才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一刻(展示油画《开国大典》),然后就欣赏歌曲达到情感积累,演唱感受,情感共鸣,欣赏国歌,观看战争时的图片,升华情感,最后进行升旗仪式。
一、导入
教师用观看录像的形式引入新课(4分钟)。
二、教学步骤
1.欣赏乐曲《红旗颂》的引子和观看油画《开国大典》,感受在小号声中我们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才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5分钟)。
2.欣赏歌曲,情感积累(5分钟)。
3.演唱感受,情感共鸣(20分钟)。
4.欣赏国歌观看战争时的图片,升华情感(8分钟)。
三、课堂小结(3分钟)
A. 【参考答案】
这是一节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鲜明地突出了“音乐情绪与情感”的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唱课围绕着观看抗战时期革命先烈和敌人做生死搏斗的场景,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的音乐片段,哼唱音乐主题,通过图片了解天安门广场和学生伴随国歌声升起国旗的庄严情景,都是拉近学生与音乐作品距离的有效手段。该设计的突出特点是紧紧围绕着“情感”主线展开教学,从情感的苏醒到情感的积累,再到情感的共鸣,最后到情感的升华,很好地体现了音乐新课程的“以审美为核心”“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90rp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