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事半功倍(made easy)、兴趣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生活水平(living standard)、未雨绸缪(take a)、银行存款(bank deposit)、承受能力(affordability)、定期存款(fixed deposit)、启动资金(start bonus)、具体情况(concrete conditions)、最低水平(the lowest level)
[多选题]进行退休规划安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及预期生活方式、现有资产状况、预期投资回报率。
A. 寿命长短
B. 教育背景
C. 性别差异
D. 退休年龄
E. 通货膨胀率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某单位职工李先生今年的年龄是45岁,他家里有10万元左右的银行存款。李先生和他妻子两个人每个月收入大约为3000元,属中下等收入水平,但他们的月花费将近2000元。他们夫妇俩目前准备打算5年后退休,假设李先生和他妻子在退休后再生存25年,他们退休后每月的花费也不是很高,假设他们每个月花费需要2000元,再减去单位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600元,每月则需要1400元进行消费。我们这里假定税后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fixed deposit)利息为1.8%。
A. D
[多选题]合理的企业年金的缴费水平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A. 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
B. 企业的规模和类型
C. 企业年金的缴费水平应当为职工起到补充养老险的作用
D. 员工的数量
E. 企业年金缴费应兼顾公平和效率
[单选题]老王今年52岁,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月税后收入8000元,离异,与儿子小王共同生活,小王大专毕业,现为某超市财务人员,月税后收入3000元,他们目前居住的两居室市价为90万元。老王目前有60万元的储蓄,他预算60岁退休后每月生活费5000元,假设老王预期寿命为85岁,不考虑他的社保,目前的储蓄包括一些基金证券,退休前整体收益率为5%,退休后全部转化为存款,年收益率为3%。考虑到为儿子买房子需要支付上述金额,并且小王的月供压力也较大,老王决定把现有的房子卖掉,同时将其60万元的储蓄拿出一半,一共120万元,为小王支付房款,则此时,老王的退休金缺口为()元。
A. 613781
B. 676987
C. 611145
D. 674351
[单选题]李先生今年35岁,是某大学一名教师,他计划65岁时退休。为了在退休后仍然能够保持生活水平不变,李先生决定请理财师为其进行退休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李先生的退休规划要求如下:①预计李先生退休后每年需要生活费11.5万元;②按照经验寿命依据和李先生具体情况(concrete conditions)综合推算,预计李先生可以活到82岁;③李先生准备拿出20万元作为退休储备金的启动资金(start bonus);④采用定期定额投资方式;⑤退休前投资的期望收益率为6.5%;⑥退休后投资的期望收益率为4.5%。如果李先生准备拿出20万元作为退休规划的启动资金(start bonus)不变,同时退休基金缺口为零,需要将收益率提高到()
A. 6.7%
B. 6.9%
C. 7.0%
D. 7.2%
[单选题]石先生今年48岁,每月税后工资为4500元,他妻子高女士43岁,每月税后工资为3000元,他们有一个孩子小石,今年16岁,2年后就要上大学。他们目前居住的三居室的房子市价为56万元,二人为孩子大学学习生活费已经积累了15万元的教育基金,另外家里还有20万元的存款。目前大学四年的学费共计5万元,另外生活费共计8万元,学费上涨率为每年5%,如果石先生的基金投资收益率为4%。二人的存款年收益率为2.5%,目前不算孩子,二人每月生活费为3000元,通货膨胀率为每年3%,假设考虑退休,石先生夫妇预计寿命都为85岁,石先生60岁退休,高女士55岁退休,二人退休后无其他收入来源,届时的基金收益率调整为每年3%。石先生夫妇的退休金缺口为()元。
A. 1058278
B. 1091204
C. 929968
D. 962894
[多选题]按照世界银行最新倡导,养老保险体系应具有五支柱模式。下列关于五支柱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零支柱”是提供最低水平(the lowest level)保障的非缴费型
B. “第一支柱”具有强制性
C. “第二支柱”是与本人收入水平挂钩的缴费型
D. “第三支柱”是由雇主自愿发起的
E. “第四支柱”是个人和家庭的商业保险之类的计划
[多选题]一般来说,客户对退休后生活乐观估计的原因包括()
A. 认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障足够承担医疗费用
B. 未充分考虑旅游、培养兴趣爱好等生活方式成本
C. 未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带来的资金贬值
D. 认为儿女将来的收入可覆盖其生活费用
E. 认为退休养老是很久远的事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退休规划原则的是()
A. 收益最大化原则
B. 尽早性原则
C. 谨慎性原则
D. 平衡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8v36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