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2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克服困难(tide over difficulty)、神圣职责(sacred duty)、课间休息(intermission)、基础教育阶段(elementary educational stage)、面向全体学生(facing to all students)、《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每一个学生、提高民族素质(enhance national quality)、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 A.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 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 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是( )。
  • A. 针对后进生,李老师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B. 张老师能够能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幼儿
    C. 李明是一个内向的学生,不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刘老师为保护其自尊心,很少提问李明
    D. 面对幼儿稀奇古怪的问题,肖老师总是能耐心回答

  • [多选题]义务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制度和数育工作的独特属性,主要体现在( )。
  • A. 公平性
    B. 强制性
    C. 普及性
    D. 免费性

  • [单选题]根据福勃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于下列哪一阶段( )。
  • A. 关注生存
    B. 关注情境
    C. 关注学生
    D. 关注自我感受

  • [单选题]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 [单选题]小学教师余某在课间休息时,习惯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吸烟。该教师的行为( )。
  • A. 合法,教师有课间休息的权利
    B. 合法,教师未侵犯学生的权利
    C. 不合法,教师不得在学生集体活动场所吸烟
    D. 不合法,教师在征得学生同意之后方可吸烟

  • [多选题]材料: 晓星经常欺负同学,班上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交朋友。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其他同学都三五成群地玩着,只有晓星一个人待在角落里,马老师悄悄地走过去,对他说:“咱俩一起玩吧。”晓星生硬地问道:“为什么?”马老师蹲下身来,俯在晓星耳边说:“因为我喜欢你啊!”他们两人就玩起了游戏,游戏中,马老师问:“想和大家一起玩吗?那就大声招呼大家来吧!”因为有老师的参与,同学们很快围拢过来。这一次晓星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过后,马老师仔细考查晓星的行为,了解他与同伴相处的困难所在:其实晓星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处,欺负同学只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而已。 马老师组织开展以“交朋友”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教给晓星与人正确交往的方法,并鼓励班干部主动与晓星交往。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晓星渐渐地不再欺负同学了,并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马老师的教育行为。
  • A. 马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身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需要老师引导、帮助、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只是闻道在先、在社会上起步早一点的人,纠偏正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不是额外负担。教师一定要谨言慎行,切莫以自己的好恶和兴趣,妄加评判。材料中的马老师正视了晓星的问题,没有一味地批评晓星,而是主动接近他,鼓励他主动与大家交往,从而改正了晓星欺负同学的毛病,同时也收获了友谊。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材料中的马老师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不因晓星有欺负同学的行为就歧视他。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8rj5qg.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