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寻衅滋事罪、公民个人信息、刑事责任(criminal responsibility)、有期徒刑(fixed term imprisonment)、相关规定(relevant regulations)、构成犯罪(a crime)、有特殊情况、学习用品(study things)、使用暴力(using violence)、高级人民法院
[单选题]李某、王某两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李某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王某炸死,自己也受重伤。李某的行为()。
A. 构成过失爆炸罪
B.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构成爆炸罪
D. 不构成犯罪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李某因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李某的刑罚由人民法院执行
B. 李某的刑罚由公安机关执行
C. 李某的刑罚中拘役由公安机关执行,罚金由人民法院执行
D. 李某的刑罚中罚金由人民法院予以执行
[多选题]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于因故意杀人、绑架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当他们被减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则可以假释
B.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
C.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还有其他罪未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
D.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多选题]下列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15周岁,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使用暴力(using violence)造成一人重伤,由于《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不负刑事责任,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 乙,15周岁,与13周岁的低年级女生丙谈恋爱,两人多次自愿发生性关系,丙因怀孕中途退学。乙构成强奸罪
C. 丙15周岁,在盗窃过程中被发现,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using violence),致使被害人死亡,丙构成抢劫罪
D. 丁,17周岁,恃强凌弱,多次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钱财,学习用品(study things),对于没带钱的同学,动辄打骂威胁,致使多名学生不敢正常到校学习,扰乱学校的秩序,丁构成寻衅滋事罪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8p7p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