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利福平(rifampicin)、卡介苗(bcg)、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强的松(prednisone)、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活动性肺结核(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食欲不振(loss of appetite)、烦躁不安
[单选题]男孩,7岁,接种过BCG,入学体检做ppD试验,结果为硬结直径为8mm,浅红色,边缘不整,3d后反应消失,应考虑()
A. 结核感染
B. 体内有活动性肺结核(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 接种BCG后反应
D. 给予预防性化疗
E. 应复种BCG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女孩,1岁,生后未接种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提示最可能是()
A. 近期初次感染结核
B. 对结核无免疫力,应立即接种卡介苗
C. 体内有陈旧结核灶
D. 体内有免疫力,不再感染结核
E. 体内有活动结核灶
[单选题]女孩,6岁,患原发型肺结核,其病理转归最常见的是()
A. 血性播散
B. 原发病灶扩大、产生空洞
C. 吸收、钙化或硬结形成
D. 发展为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
E. 导致支气管内膜结核
[单选题]儿童感染结核杆菌发生变态反应时间是()
A. 2~3天
B. 5~7天
C. 7~10天
D. 3~4周
E. 1~3个月
[单选题]男孩,2岁,发热20d,脑膜刺激征阳性,末梢血白细胞数5.1×109/L,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5%,脑脊液检查:细胞数330×106/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70%,糖2.0mmol/L,氯化物90mmol/L。蛋白质2.0g/L,涂片未检出细菌,本例首先宜选用以下哪种治疗()
A. 青霉素+氯霉素+强的松
B. 青霉素+利福平+强的松
C.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强的松
D. 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
E. 青霉素+二性霉素+强的松
[单选题]患儿,2岁。平日常有咳嗽,3d前发热,体温37.8℃。胸片肺门有椭圆形阴影,边缘模糊。PPD红肿19mm。最佳治疗方案为()
A. 青霉素+链霉素
B. 乙胺丁醇+链霉素
C. 异烟肼+乙胺丁醇
D. 链霉素+利福平
E.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单选题]9个月小儿,低热、睡眠不安10d,时有呕吐、咳嗽,家中无结核病人。查体:烦躁不安,前囟稍隆起,颈有抵抗,心肺无异常,肝脾轻度肿大,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250×106/L,N30%,L70%,潘氏试验(+),糖1.63mmol/L,氯化物95.8mmol/L,PPD(+)。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化脓性脑膜炎
B. 病毒性脑膜炎
C. 结核性脑膜炎
D. 真菌性脑膜炎
E. 中毒性脑病
[单选题]11个月男婴,高热,咳嗽、气促、多汗已半月.PPD(-),外周血常规,WBC16.8×109/L,N85%,L15%,B超肝肋下3cm,脾肋下3cm。其母正患浸润性空洞型肺结核。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败血症
B. 伤寒
C. 白血病
D. 毛细支气管炎
E. 粟粒型肺结核
[单选题]男孩,6个多月。因高热14d,伴咳嗽、气促、食欲不振(loss of appetite)、面色苍白来院就诊,有结核接触史。体温38.6℃,呈弛张热型,查体:浅表淋巴结黄豆大小,颈部抵抗,两肺听到细湿啰音,肝肋下3.5cm,质中,脾肋下及边。胸部X线透视阴性。
A. C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8kzl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