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事故案例:台湾“卫生署疾病管制局”2003年12月17日证实当地一名研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6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感染性(infectious)、专业人员(professional)、科研人员(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研究所(institute)、研究人员(researchers)、塑料袋(plastic bag)、抗非典(anti-sars)、有条件、调查核实

  • [单选题]事故案例:台湾“卫生署疾病管制局”2003年12月17日证实当地一名研究人员感染了非典病毒。这名男性是台湾军方医学院防非典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调查核实,此人于12月5日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衔接运输舱里装有实验废弃物的塑料袋(plastic bag)破裂,少量液体外流。他想清理运输箱里的废弃物,却没法透过生物安全箱的操作手套够到污染处,于是打开运输舱门,先喷了酒精消毒,等了10分钟之后,误认为病毒已死亡,便动手清理。此外,这次造成感染的非典病毒,先是在培养基中外泄了约3天,还被喷了酒精消毒,但可能是病毒浓度高,仍有足够毒性造成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人认为,对于实验室人员的操作疏失或意外,并无通报系统及标准处置流程,反而任由实验室人员自行判断、处理,一旦专业人员轻忽、误判,专业的惯性思维反而形成防疫漏洞,也凸显实验室管理的漏洞
    B. 有人认为,实验室安全必须靠良好的操作习惯,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疏忽,尤其在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所有物品都必须消毒才能带出。所有的操作措施都有标准程序。
    C. 该研究员在研究所已工作18年,是一名优秀的资深研究员。自认为不可能因实
    D. 验室消毒过程的小小疏失而遭感染,而其他途径受感染的。
    E. 有人认为,许多科研人员加紧投入抗非典(anti-sars)病毒的研究,以期抢先获得成果,占领先机。而且保存非典病毒的实验室过多过滥,管理又跟不上。但利用非典病毒进行研究的实验室要求实施最高标准的安全,因此为保障安全,必须关闭不符合要求的实验室或摧毁不需要的病毒检体,加强实验室的安全防范管理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洗手/清除手部污染时,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A. 处理生物危害性材料时,只要可能均必须戴合适的手套
    B. 即使戴有合适的手套,在处理完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均必须洗手
    C.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以清除手部污染,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应使用杀菌肥皂或酒精洗手器喷洒酒精洗手;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或喷洒上酒精,搓洗至少10秒钟,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暖风干手器)
    D. 推荐使用脚控、肘控或感应的水龙头;如果没有安装,可用手关上水龙头

  • [单选题]生物安全实验室里使用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应遵循以下准则,其中哪项除外?()
  • A. 盛放废移液管的容器可以放在生物安全柜
    B. 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
    C. 污染的移液管应该完全浸泡在盛有适当消毒液的防碎容器中
    D. 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8knevj.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