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6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踝关节(ankle joint)、下丘脑(hypothalamus)、低血压(hypotension)、主要原因(main cause)、止血带(tourniquet)、神经过敏(nervousness)、肠痉挛(enterospasm)、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近年来(recently)、兴奋性神经元(excitatory neuron)

  • [单选题]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

  • A. 胃大弯
    B. 胃小弯
    C. 十二指肠前壁
    D. 十二指肠后壁
    E. 胃窦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近年来(recently)主张成人首次胸内电除颤的功率为()
  • A. 2J
    B. 5J
    C. 7J
    D. 10J
    E. 15J

  • [单选题]患者有上腹痛史,经常黑便及呕血、反酸,应考虑()
  • A.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B. 胃癌出血
    C.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D. 应激性溃疡出血
    E. 胆道出血

  • [单选题]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中错误的描述是()
  • A. 切口或内脏损伤后组织破坏引起的局部刺激
    B. 手术中骨、滑膜、骨膜损伤,止血带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血管损伤引起致炎、致痛物质等释放引起的刺激
    C. 术后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肠胀气、肠痉挛(enterospasm);各种术后引流管道对伤口和局部神经的机械刺激
    D. 患者过度紧张、焦虑、神经过敏,均可引起疼痛加剧
    E. 另外,创伤周围肌肉痉挛以及创伤引起的炎性反应使外周神经敏感化都可以加重术后疼痛

  • [单选题]恶性肿瘤通常包括癌和()
  • A. 神经瘤
    B. 纤维瘤
    C. 肉瘤
    D. 骨瘤
    E. 结缔组织瘤

  • [单选题]丛集性头痛()
  • A. 20~50岁男性多见,是较少见的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头痛,有反复密集发作,发作时间、形式、程度及部位均十分固定的特点。功能MRI显示发作期同侧下丘脑灰质激活
    B. 有高血压或低血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可出现偏头痛样头痛,但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部分患者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癫痫发作或认知功能障碍,头颅CT、MRI、DSA检查可显示病变
    C. 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海绵窦特发性炎症,壮年多见,头痛常表现为眼球后及眶周的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样疼痛,常伴恶心、呕吐,数日后出现同侧动眼、滑车或展神经麻痹,持续数日至数周
    D. 为典型偏头痛,多数始于青春期,女多于男,临床分为先兆期(多为视觉先兆,持续约10~20分钟)、头痛期、头痛后期
    E. 为普通偏头痛,多数始于青春期,女多于男,临床最常见,约占偏头痛患者的80%,常表现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

  • [单选题]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
  • A. 20~50岁男性多见,是较少见的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头痛,有反复密集发作,发作时间、形式、程度及部位均十分固定的特点。功能MRI显示发作期同侧下丘脑灰质激活
    B. 有高血压或低血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可出现偏头痛样头痛,但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部分患者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癫痫发作或认知功能障碍,头颅CT、MRI、DSA检查可显示病变
    C. 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海绵窦特发性炎症,壮年多见,头痛常表现为眼球后及眶周的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样疼痛,常伴恶心、呕吐,数日后出现同侧动眼、滑车或展神经麻痹,持续数日至数周
    D. 为典型偏头痛,多数始于青春期,女多于男,临床分为先兆期(多为视觉先兆,持续约10~20分钟)、头痛期、头痛后期
    E. 为普通偏头痛,多数始于青春期,女多于男,临床最常见,约占偏头痛患者的80%,常表现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

  • [单选题]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是()
  • A. 脊柱结核
    B. 膝关节结核
    C. 髋关节结核
    D. 腕关节结核
    E. 踝关节结核

  • [单选题]局麻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原因是()。
  • A. 中枢兴奋性神经元(excitatory neuron)敏感
    B. 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不敏感,不产生脱抑制
    C. 兴奋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所致
    D. 中枢抑制性神经元更敏感,产生脱抑制作用
    E. 中枢兴奋性增强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89vydj.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