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2022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模拟考试系统233,更多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必典考网初中教师资格频道。
1. [单选题]一位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自己的画像,引起课堂上一阵骚动。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予理睬,擦掉画,开始上课
B. 平静而真诚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班上做画报。"
C. 立即查找作画人
D. 批评教育学生
2. [单选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
A. 交往能力
B. 研究能力
C. 管理能力
D. 学习能力
3. [单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选项不处以行政处罚的是( )。
A. 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B. 父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C. 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虐待、歧视未成年人
D. 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
4. [单选题]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属于一种( )。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5. [单选题]在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操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行为的阶段是( )。
A. 操作熟练
B. 操作定向
C. 操作模仿
D. 操作整合
6. [单选题]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达维多夫提出的。( )A.正确B.错误
A. B
7. [单选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 年龄影响力
B. 性别影响力
C. 个性影响力
D. 学历影响力
8. [多选题]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实施记录,阅读后回答问题。 [张老师的教学实施记录] [社会引入]观看准备好的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如钢铁制品生锈、冰雪融化成冰、原子弹的爆炸现象。 [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四个实验——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的研碎;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3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实验4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 其中实验1有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的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实验由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到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物质是新生成的物质。 [提问]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并交流]略 [提问]教师列举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着哪些现象?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略。 [提问]酒精易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谁还能举出一些相似的例子? [学生讨论并派代表回答]举出类似的例子。并总结归纳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问]老师举出两个性质,由学生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 [讲解]老师对有关物理性质方面的几个基本概念做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 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一瓶一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进行判断,并与周围同学进行相互讨论和学习。 [讲解]说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的分离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李老师的教学实施记录] [直接引入]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自然界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结合新学期的一些变化进行举例,使学生感到熟悉,活跃课堂气氛(a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师生交流回答] 老师:自然界有哪些变化? 学生:下雨、木材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瀑布下落。 老师:若将以上四个变化进行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根据变化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确定上述四个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小结]下雨和瀑布下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类变化叫作物理变化;木材燃烧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和有机物,在变化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判断这一类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演示PPT]演示水分子电解的动画。请同学从微观的角度判断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得出结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过渡]我们周围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何判断物质的变化是否发生了?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演示实验]取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前后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反应中,有不溶于水的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拿出一段铁丝,观察颜色、状态、形状,弯曲成各种形状,并用剪刀把铁丝剪成几段。 [讲述]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征,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根据物质的某种性质,对某种物质进行识别和判定,我们可以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颜色、形状和状态、是否有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标准。 [演示实验]观察硫酸铜晶体的变化。实验1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实验2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实验3硫酸铜晶体加热:实验4加热后的硫酸铜粉末加水。 [得出结论]硫酸铜的物理性质——能溶于水的蓝色的固体;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小结]要想知道某一物质是什么物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从物质的形态、颜色、温度,变化中有无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物质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请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实施记录,回答下述问题: (1)比较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的异同。 (2)这两位老师的化学教学内容组织采用了哪种形式? (3)判断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案是否体现了科学的探究思想,为什么? (4)这两位老师是否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并进行说明。 (5)试说明两位老师是如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1)张老师采用实验来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通过师生讨论来说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李老师则相反,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通过师生讨论来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演示实验来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两位老师都采用了传统的秧田式教学组织形式,其中张老师还采用了小组合作式。
(3)是。两位老师采用的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探究规律;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用实验去探究。学生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结论。
(4)是。张老师采用视频导入教学,李老师采用PPT演示水电解动画,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
(5)两位老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