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2024放射卫生(副高)考前点睛模拟考试173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3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执行情况(implement situation)、不良影响(harmful effects)、采取措施(take measures)、几何级数(geometric progression)、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掌握情况、及时发现(timely discovery)、定期健康检查(periodic health examination)、工作中的、吞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

  • [单选题]改进寇氏法要求

  • A. 设5~7个剂量组
    B. 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
    C. 组距为几何级数
    D. 死亡率呈常态分布
    E. 以上都是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关于脑膜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肿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大多数居脑内
    B. 其好发部位与蛛网膜颗粒的分布部位一致
    C. 肿瘤有包膜,多为结节状或颗粒状
    D. 肿瘤生长快,血供不丰富
    E. 肿瘤除恶变者外,一般不浸润至脑实质

  • [单选题]关于抗原呈递细胞对于外来抗原的捕获加工处理,叙述错误的是
  • A. 树突状细胞(DC)可以通过吞噬、胞饮捕获外来抗原
    B. 抗原呈递细胞可以通过Fc受体捕获抗原抗体复合物
    C. 抗原呈递细胞捕获的外来抗原不能通过MHC-Ⅰ类分子进行呈递
    D. 被捕获抗原在胞内形成吞噬体,然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
    E. 内质网合成的MHC-Ⅱ类分子被转运至吞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内,与抗原肽片段结合,在高尔基体参与下,该复合物被转运到细胞膜表面

  • [单选题]不能应用于生存分析的方法是
  • A. Kaplan-Meier法
    B. Wilcoxon符号秩检验
    C. log-rank检验
    D. 寿命表法
    E. 趋势检验

  • [单选题]下列关于工业通风论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作用在于排出作业地带尘、毒污染的或潮湿、过热或过冷的空气,送入清洁空气
    B. 是降低车间空气中尘、毒污染的唯一有效措施
    C. 使用前后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变化可作为效果评价内容
    D. 效果评价应检查其设计、安装和使用是否合理
    E. 安全性和有无不良影响也应是效果评价内容

  • [单选题]关于健康监护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B. 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 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
    D. 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periodic health examination)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E.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timely discovery)健康损害,以便采取措施

  • [单选题]在学校,健康知识和技能普及最有利的形式是
  • A. 课堂活动
    B. 健康教育活动
    C. 老师讲授
    D. 课堂教育
    E. 案例教学

  •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人员培训工作的近期效果评价
  • A. 培训过程中的各种培训活动的效率
    B. 培训后学员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C. 培训过程中的各种培训活动的执行情况
    D. 培训后学员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E. 以上都不正确

  • [单选题]健康教育是以行为改变为
  • A. 指标
    B. 目标
    C. 效果
    D. 终点
    E. 标准

  • [单选题]MRI检查的禁忌证为
  • A. 装有心脏起搏器
    B. 眼球内金属异物
    C. 钢制人工关节
    D. 动脉瘤用银夹结扎术后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颅内动静脉畸形CT平扫,一般可为高、等、低三种密度。低密度是指
  • A. 周围水肿
    B. 尚未钙化的血栓
    C. 梗死区及脑萎缩的脑脊液充填区
    D. 胶质增生
    E. 脑坏死区

  • [单选题]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 A. 血液
    B. 泪液
    C. 汗液
    D. 津液
    E. 气

  • [多选题]属于脉律不齐的脉有( )
  • A. 数脉
    B. 紧脉
    C. 结脉
    D. 促脉
    E. 代脉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jrpzj.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