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3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考试考试试题试卷(8AE)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4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工作态度(working attitude)、活血祛瘀(activating blood removing stasis)、对症下药、麦门冬汤、春秋时期(spring and autumn period)、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非肾小球性血尿(non glomerular hematuria)、相差显微镜检查(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法律条文、互相转化(mutual transformation)

  • [单选题]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mutual transformation)来解释的是

  • A. 阳虚则寒
    B. 重阴必阳
    C. 寒者热之
    D. 阴损及阳
    E. 阴盛则阳病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 A. 寒伤形
    B. 热伤气
    C. 形伤气
    D. 气伤形
    E. 寒伤气

  • [单选题]据《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之域人们的饮食特点是
  • A. 食鱼而嗜咸
    B. 食杂而不劳
    C. 华食而脂肥
    D. 野处而乳食
    E. 嗜酸而食肘

  •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消痈,还可利胆退黄的药物是
  • A. 槐花
    B. 地榆
    C. 侧柏叶
    D. 大蓟
    E. 白茅根

  • [单选题]既可活血祛瘀,又可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 A. 桃仁
    B. 杏仁
    C. 柏子仁
    D. 紫苏子
    E. 红花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
  • A. 透达膜原
    B. 舒肝和胃
    C. 分消上下
    D. 调和营卫
    E. 消食和胃

  • [单选题]固冲汤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 A. 生黄芪
    B. 炒白术
    C. 煅龙骨
    D. 煅牡蛎
    E. 棕榈炭

  • [单选题]消风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A. 薄荷
    B. 细辛
    C. 胡麻
    D. 秦艽
    E. 桑叶

  • [单选题]以滋养肺肾,止咳化痰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 A. 养阴清肺汤
    B. 生脉饮
    C. 清燥救肺汤
    D. 麦门冬汤
    E. 百合固金汤

  • [单选题]“胃气”的脉象,最突出特点是
  • A. 不大不小
    B. 不长不短
    C. 不浮不沉
    D. 不滑不涩
    E. 从容和缓,不徐不疾

  • [单选题]临床上鉴别肾性小球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non glomerular hematuria)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新鲜尿离心沉渣高倍镜检查
    B. 新鲜尿离心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C. 新鲜尿离心沉渣显微镜检查
    D. 新鲜尿离心沉渣油镜检查
    E. 肉眼观察尿的颜色

  • [单选题]急性肾盂肾炎常出现的热型是
  •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回归热
    E. 波状热

  • [单选题]某病人要做腰穿检查,有恐惧感,从医德要求考虑,临床医生应向病人做的主要工作是
  • A. 要征得病人知情同意
    B. 告知做腰穿的必要性,嘱病人配合
    C. 告知做腰穿时应注意的事项
    D. 因诊断需要,先动员,后手术
    E. 动员家属做病人思想工作

  • [单选题]某病人,因医生开药少而且便宜,所以对医生有意见,诊治医生在对病人作解释时,以下哪一点是不当的
  • A. 对症下药
    B. 合理配伍
    C. 节约费用
    D. 医生权力有限
    E. 遵守医疗报销制度

  • [单选题]医学道德评价指的是
  • A. 人们依据法律条文对医疗群体和个人的行为所做的行事判断
    B. 人们依据工作要求对医疗群体和个人的活动所做的褒贬评价
    C. 人们依据道德标准和原则对医疗群体和个人的行为所做的道德价值的判断
    D. 人们依据工作态度对医生的行为所做的褒贬判断
    E. 人们依据规范条文对医院的活动所做的行为判定

  • [单选题]我国对痔的记载始见于:
  • A. 夏商时期
    B. 春秋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两晋时期
    E. 隋唐时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jd5n9.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