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以下是《我与地坛》的教学案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教师在学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6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孔雀东南飞》(peacock flying southeast)、问题学生(problem students)、课堂气氛(classroom atmosphere)、流行歌曲(popular songs)、有利于(beneficial to)、新颖别致、有效地(effectively)、感兴趣(interested)、学生写作能力、总结性(summarizing character)

  • [单选题]以下是《我与地坛》的教学案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教师在学生自由阅读完课文第五段后,提出了问题。老师问:“这一段重点写了地坛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说:“荒芜但并不衰败。”老师接着问:“那‘不衰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位学生用课文中的原话进行了回答:“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中……露水在草叶上滚动,狙击,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接着老师又问道:“这些又给作者怎样的启示?”一位同学说,地坛虽然古老,但还是有生机的:一位说,“我”老是想着死是很不应该的;还有一位说,蜜蜂、蚂蚁、瓢虫还有蝉虽然渺小,但它们活得很自在,“我”也应该像它们那样乐观地生活。学生回答完,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就直接进入了下文的学习。对于上述教学片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这个案例中,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得很准确
    B. 第二个问题学生直接用课本中的原句回答并不可取,因为原文太长而且是文学性语言,缺乏概括性,不够全面、准确
    C. 第三个问题,综合几个学生的回答,虽然答案清晰明了,但教师也应该给予一个总结性(summarizing character)的评价,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
    D. 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就直接进入了下文的学习,是为了赶上课进度,是可取的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阅读以下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interested)的,熟悉的形式巧妙地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effectively)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东风破》《菊花台》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上述教学反思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创设情境是新课导入的唯一方式
    B. 学生热爱流行歌曲,以曲导入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C. 从中国风乐曲中体会诗歌古典的美
    D. 能够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 [单选题]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教师的作业设计是让学生改编剧本,对这一设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B. 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C. 新颖别致,能够激起学生兴趣
    D.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内涵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d6jvk.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