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输尿管(ureter)、尿素氮(urea nitroge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胆红素(bilirubin)、骨转移(bone metastasis)、尿常规(urine routine)、转移性(metastatic)、阴茎癌术后、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
[多选题]患者男性,53岁,因咯血1周就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ECOG评分为0分,既往体健,无内科疾患。胸部X线平片提示双肺多发结节,最大者直径2.0cm,考虑为转移瘤。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中部有8cm肿瘤,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未见异常,腹膜后可见数枚淋巴结,最短径线为1.8cm,肝脏未见转移征象。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均正常,但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该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为()【提示】患者接受了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的治疗方案。治疗12周后,影像学评估发现双肺有新发转移灶,腹部未见复发、转移征象,骨扫描未见异常。
A. 参加转移性(metastatic)肾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B. 继续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日1次
C. 继续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12周后再做评估
D. 应用舒尼替尼
E. 应用索拉非尼
F. 应用依维莫司
G. 应用肿瘤疫苗
H. 应用双磷酸盐预防骨转移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关于肾母细胞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
B. B.2/3在3岁以内发病
C. C.男女发病数相近
D. D.左右侧发病相近
E. E.成人不发病
[单选题]下列哪种膀胱肿瘤情况可采用经尿道电切或电灼()
A. A.肿瘤小于2cm,有蒂,单发或为数不多
B. B.肿瘤侵犯膀胱肌层
C. C.多发且基底较宽
D. D.复发且恶性程度增加
E. E.肿瘤边缘距输尿管口不足2cm
[单选题]男性,68岁,尿频、尿急4年余,一直以前列腺增生服药治疗,近半年来间断出现肉眼血尿来就诊。
A. B
[单选题]女性,54岁,间歇无痛肉眼血尿3个月余。查体未发现异常。B超检查提示“右肾中下部有一个直径4.5cm低回声肿物”。
A. D
[单选题]患者男性,72岁,因“前列腺增生”规律口服非那雄胺、多沙唑嗪治疗3年,症状控制尚佳。3年前初诊时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8.5μg/L,游离PSA/总PSA=0.19。近3年患者未规律复查血清PSA,此次复诊查血清总PSA为5.5μg/L,游离PSA/总PSA=0.15,无发热、尿痛等症。患者既往体健。查体:双肾区叩痛(-),直肠指诊(DRE)未及质硬结节。尿常规(urine routine)(-),前列腺腔内超声提示未及低回声结节。医生建议该患者直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暂时不能接受,并强烈要求再次行无创检查以明确诊断,以下哪种方案可以考虑()
A. 骨骼ECT扫描
B. 盆腔CT检查
C. 前列腺MRI检查
D. 前列腺MRS定量分析
E. PET-CT检查
F. 静脉肾盂造影
[多选题]患者男性,41岁,主因“阴茎癌术后2年,发现左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肿物5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于外院发现阴茎肿物,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阴茎癌,具体不详。术后1个月行双侧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手术,考虑存在转移,术后行放疗。5个月前患者复查发现左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肿物并逐渐增大。查体: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显肿物;双侧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分别可见约20cm长切口瘢痕;左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可及直径约4cm肿物,活动度差;右侧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未及肿物。该患者行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CT检查,提示左侧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肿物,直径约5cm,考虑为阴茎癌转移。进一步较为合理的处理方案是()【提示】该患者继续行全身化疗3个周期后,再次评估疗效,双侧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CT显示,肿瘤直径约5.5cm,肿瘤与股动静脉之间尚有间隙。查体:肿瘤活动度尚可。
A. 随访观察
B. 更换化疗方案,继续化疗
C. 放疗
D. 免疫治疗
E. 左侧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肿物切除术及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F. 抗炎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9g6z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