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恶性黑色素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8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脉络丛(choroid plexus)、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肿瘤发生(tumorigenesis)、面神经、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核反应(nuclear reaction)、核聚变(nuclear fusion)、大多数(most)

  • [单选题]恶性黑色素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 A. 眼球的虹膜
    B. 脑膜的脉络丛
    C. 消化道黏膜
    D. 女性四肢的皮肤
    E. 眼球的睫状体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颌下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 A. 颌下肿块
    B. 患侧舌麻木
    C. 局部疼痛
    D. 皮肤破溃
    E. 张口受限

  • [单选题]睾丸肿瘤腹主动脉旁照射野的上界为()。
  • A. T8下缘
    B. T9下缘
    C. T10下缘
    D. T11下缘
    E. T12下缘

  • [单选题]下列关于恶性黑色素瘤TNM分期原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T分期的确定根据黑色素瘤的厚度和溃疡形成,而不是侵犯范围(T1期除外)
    B. N分期根据转移淋巴结的数目而不是大小
    C. M分期根据远处转移部位和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水平
    D. 原发肿瘤发生溃疡时,所有Ⅰ、Ⅱ、Ⅲ期患者的分期均应升高一期
    E. 出现卫星灶转移或第一站淋巴结之前的淋巴转移均应归人ⅢB期

  • [单选题]高能X线(能量大于25MV)相对低能X射线的骨吸收剂量较高,是因为()。
  • A. 光电效应
    B. 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
    C. 光致核反应(nuclear reaction)
    D. 电子对效应
    E. 核聚变(nuclear fusion)效应

  • [单选题]目前最常用的近距离放射源是()。
  • A. 60钴
    B. 137铯
    C. 192铱
    D. 194金
    E. 32磷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73d9gr.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