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案例: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分子”的教学片段: 环节一"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初中教师资格频道。
[多选题]案例: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分子”的教学片段: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利用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等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环节二: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环节三:演示实验 1.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观察现象。 2.将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观测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环节四:根据以上活动,分析分子的基本特征。环节五:多媒体动画演示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环节六:总结概括,形成分子概念。 问题: (1)上述教学过程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4分) (2)请分析教学环节二的教学价值。(4分) (3)从该教学片段中可以分析得出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特征?(6分) (4)以该教学片段为例,说明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直观教学的手段有哪些。(6分)
A. (1)上述教学过程运用了情境创设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环节一,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法: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引导,当学生对分子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总结概括分子的概念。演示法:多媒体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动域演示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实验法:在授课过程中进行了品红的扩散实验和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2)在环节二中,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有以下几种重要价值:①运用微观模拟,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分子和原子属于微观结构,难以从宏观上观察,通过多媒体演示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观察一些微观的、肉眼无法观察的化学本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较之单纯的口头讲解要形象直观得多。②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该老师的设置,增大课堂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也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理解上的困难。(3)从该教学片段中可分析得出分子具有如下特征:①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获得苯分子的图像,说明分子很小。②品红在冷水、热水中的扩散现象,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并且运动速率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③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4)通过该案例进行分析,化学概念教学中用到的直观教学手段有:①在课程开始,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化学联系生活的教学理念,运用了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设。②教师通过多媒体等直观展现苯分子的图像,动画展现水的蒸发与分解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分子很小,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解,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可分解,用到的教学手段为多媒体教学,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③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推测分子的特征,用到的教学手段为实验教学。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化学概念教学中用到的直观教学手段有情境创设、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