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4中医妇科学(中级)[代码:331]职称晋升每日一练(04月24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4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不孕症(infertility)、卵巢功能(ovarian function)、石菖蒲(glassleaved sweetflag rhizome)、医护人员(medical staff)、气候异常(climate anomaly)、酸枣仁汤(wild jujube seed decoction)、脾肾阳虚(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麦门冬汤、重要措施(important measure)、上巨虚穴(point st 37)

  •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 A. 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 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 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 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E. 上巨虚穴(point st 37)和下巨虚穴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大黄附子汤主治寒实腹痛,所见发热症的机理是
  • A. 寒实内结,郁而化热
    B. 寒邪束表,营卫不和
    C. 阳明里热,蒸腾于外
    D. 寒实内结,阳气郁滞,营卫失调
    E. 寒盛于内,格阳于外

  • [单选题]下列何方配伍了相反的药物
  • A. 十枣汤
    B. 大黄甘遂汤
    C. 木防己汤
    D. 葶苈大枣泻肺汤
    E. 甘遂半夏汤

  • [单选题]下列方证中,病机与肝郁无关的是
  • A. 甘麦大枣汤证
    B. 半夏厚朴汤证
    C.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
    D. 酸枣仁汤证
    E. 奔豚汤证

  • [单选题]大头瘟多发生于
  • A. 冬季
    B. 夏秋季
    C. 春季
    D. 冬春季
    E. 夏秋季

  • [单选题]治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窍闭神昏,首选药组是
  • A. 藿香、佩兰
    B. 砂仁、豆蔻
    C. 郁金、明矾
    D. 郁金、石菖蒲
    E. 牛黄、地龙

  • [单选题]既能化痰,又能降肺胃气逆的药物是
  • A. 前胡
    B. 苏子
    C. 白芥子
    D. 白前
    E. 旋覆花

  • [单选题]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 A.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B. 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C. 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D. 补脾益肺,宁嗽止血
    E. 健脾益气,补肺宁嗽

  • [单选题]组成药物中含有白芍、玄参、麦冬的方剂是
  • A. 地黄饮子
    B. 益胃汤
    C. 麦门冬汤
    D. 增液汤
    E. 养阴清肺汤

  • [单选题]舌肿胀而青紫晦暗者,是由于
  • A. 气血壅滞,将要发斑
    B. 心脾有热
    C. 湿热痰饮上溢
    D. 中毒
    E. 热毒炽盛,深入血分

  • [单选题]下列有关消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发生的重要措施(important measure)
    B. 可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C. 可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D. 即使有了强有力的消毒措施,医护人员也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E. 对不同的传染病消毒效果相似

  • [单选题]每逢经期肢体疼痛麻木,肢软乏力,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其辨证为:
  • A. 血瘀
    B. 阴虚
    C. 血虚
    D. 气滞
    E. 寒湿

  • [单选题]每逢经行肢体肿胀,胸闷不舒,善叹息,其辨证为:
  • A. 气滞
    B. 脾虚
    C. 肾虚
    D. 气滞血瘀
    E. 脾肾阳虚(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

  • [单选题]关于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在月经来潮24小时内进行
    B. 可了解卵巢功能及不孕症妇女的内膜情况
    C. 如为增殖期内膜则无排卵
    D. 经前取内膜应排除妊娠可能
    E. 考虑黄体萎缩不全应在出血第五天取内膜

  • [单选题]患者,女,18岁,未婚。经前、经期吐血、衄血,量多、色鲜红,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其治法是
  • A. 滋阴清热,降逆止血
    B. 清热泻火,引血下行
    C. 疏肝清热,引血下行
    D. 滋阴柔肝,凉血止血
    E. 滋肾清肝,引血下行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zokq6.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