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2024往年考试试卷(9R)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3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因果关系(causality)、知识结构(knowledge structure)、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变态反应(allergy)、民事责任(civil liability)、违法行为(illegal activities)、宣白承气汤、临床表现特点、客观存在性(objective existence)、铁结合力(iron binding capacity)

  • [单选题]构成宇宙本源的是

  • A. 天气
    B. 地气
    C. 阳气
    D. 阴气
    E. 精气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
  • A.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
    B. 湿邪损伤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
    C. 湿性粘滞,不易祛除,病难速愈
    D. 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
    E.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

  • [单选题]"中精之府"是指
  • A. 胆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E. 膀胱

  • [单选题]疹为
  • A. 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
    B. 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
    C. 皮肤上出现晶莹如粟的透明小疱疹
    D. 初起如粟,根脚坚硬
    E. 皮肤红、肿、热、痛

  • [单选题]由生附子、干姜、甘草组成的方剂名为
  • A. 四逆散
    B. 温脾汤
    C. 理中汤
    D. 四逆汤
    E. 附子汤

  • [单选题]血痹的成因是
  • A. 感受风邪
    B. 营卫不足,感受风邪,血行不畅
    C. 气血虚弱,血行不畅
    D. 肝肾不足,感受风邪,血行不畅
    E. 肝肾不足,血行不畅

  • [单选题]身热,咳嗽,胸闷,肌肤红疹,苔薄白,脉数。治疗方最宜选用
  • A. 银翘散加减
    B. 栀子豉汤
    C. 宣白承气汤
    D. 麻杏石甘汤
    E. 桑杏汤

  • [单选题]温病见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舌边尖红,脉数,其治疗宜用
  • A. 益胃汤
    B. 桑杏汤
    C. 沙参麦冬汤
    D. 清燥救肺汤
    E. 麻杏甘石汤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为阴虚火旺型心悸的主证之一
  • A. 胸脘痞闷
    B. 善惊易恐
    C. 心烦少寐
    D. 形寒肢冷
    E. 面色不华

  • [单选题]痞满临床表现特点是
  • A. 心下硬满而痛,拒按
    B. 胃脘痞塞满闷,病势较缓,压无痛感
    C. 胸闷胸痛,气短,偶兼脘腹不舒
    D. 胃脘疼痛,病势多急,压之可有痛感
    E. 胃中嘈杂,饥不欲食

  • [单选题]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是( )
  • A. 致畸作用
    B. 继发反应
    C. 致突变作用
    D. 变态反应
    E. 后遗效应

  • [单选题]关于骨肉瘤的一般概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
    B. 在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多见
    C. 多见于10~25岁青少年,男比女多一倍
    D. 均为溶骨性破坏
    E. 疼痛是肿块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 [单选题]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作用在于
  • A. 产生毒素
    B. 产生溶血素
    C. 产生杀白细胞素
    D. 产生组织坏死物质
    E. 荚膜对组织的侵袭力

  • [单选题]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
  • A. 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B. 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
    C. 补足贮存铁
    D. 红细胞水平恢复正常
    E. 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iron binding capacity)均恢复正常

  • [单选题]医学模式转变在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重要性是指
  • A. 促进医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B. 提高社会防治疾病的地位
    C. 实现了在更高层次上对人的健康的全面关怀
    D. 加速了祖国医学的整理和提高
    E. 促进医师知识结构的现代化

  • [单选题]民事责任构成必须有下面的要件,除了
  • A.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B. 行为的违法性
    C. 必须是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D. 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E. 行为人的过错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z84dg.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