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关于我国立法体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1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国家主权、人大代表(npc deputy)、财政经济(finance economy)、发生地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实际需要(practical needs)、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限制人身自由(limitation of personal freedom)、撤销原判(quash original judgment)

  • [单选题]关于我国立法体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我国立法体制总的概括是一元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B. 诉讼和仲裁制度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法律,也可以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C. 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D.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关于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A.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自治县、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有权参加表决通过本级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人选
    B.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本级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
    C. 乡镇级人大代表如果被逮捕、受刑事审判或被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limitation of personal freedom)的措施,执行机关应当立即报告该级人民代表大会
    D. 乡镇级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评建议和意见由该级人大主席团交有关机关和组织处理并负责答复

  • [多选题]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有:()
  • A. 甲在境外购买毒品,乙在境外购买淫秽光盘等淫秽物品,两人租用同一辆车运输
    B. 甲和乙预谋杀害丙,到约定时间乙改变主意,放弃这个想法,没有前往。甲独自将丙杀害
    C. 甲唆使精神病人乙将仇人丙杀害
    D. 甲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主由于急于赶路指使甲逃逸,最终导致伤员死亡

  • [多选题]张某因抢劫罪被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宣判后张某不服,以自己有法定从轻情节、原审法院量刑过重为由提起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二审。请问: (1)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该上诉案件时,合议庭应当如何组成? (2)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该案的方式有哪些? (3)二审法院的审理是否应当限于对法律适用的审查?是否需要审查原审确定的事实和所依据的证据? (4)如果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违反回避制度,是否应当发回重审? (5)如果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判量刑过轻,能否改判张某更重的刑罚?为什么?
  • A. (1)本题考查合议庭的组成。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该上诉案件时,应当由3名或5名审判员另行组成合议庭。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78条第4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3人至5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2)本题考查书面审理的方式。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该案的方式有三种:开庭审理、书面审理、调查讯问式审理。《刑事诉讼法》第22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①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②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③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④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3)本题考查全面审查原则。二审法院的审理不应当仅限于对法律适用的审查,还需要审查原审法院确定的事实和所依据的证据。《刑事诉讼法》第222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刑诉解释》第315条规定:"对上诉、抗诉案件,应当着重审查下列内容:(一)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二)第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量刑是否适当;(三)在侦查、审查起诉、第一审程序中,有无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情形;(四)上诉、抗诉是否提出新的事实、证据;(五)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情况;(六)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及采纳情况;(七)附带民事部分的判决、裁定是否合法、适当;(八)第一审人民法院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意见。" (4)本题考查应当发回重审的案件范围。应当裁定发回重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7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quash original judgment),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①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②违反回避制度的;③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④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⑤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5)本题考查上诉不加刑原则。如果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判量刑过轻,不能改判张某更重的刑罚,因为只有被告人张某上诉,此时应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刑诉解释》第325条第1款第7项规定,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不得直接加重刑罚、适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必须依法改判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 [多选题]以下占有属于善意占有的是:()
  • A. 甲受乙之托照看乙的自行车
    B. 甲捡到钱包之后等待失主前来认领
    C. 母亲在收拾孩子的房间时发现一本新书,以为是自己的孩子买的(其实是自己的孩子向他人借的),便放在自己的房间里
    D. 甲趁乙不在,将乙的笔拿回自己的家中

  • [单选题]关于涉外民事诉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涉外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无论是不服判决或裁定一律都是30日
    B. 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对在我国有住所地的当事人进行公告送达的,公告期为3个月
    C. 人民法院一审时采取公告方式向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的,二审时不可径行采取公告方式向其送达诉讼文书
    D.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经用公告方式送达诉讼文书。公告期满不应诉,人民法院缺席判决后,仍应当将裁判文书依照规定公告送达。且自公告送达裁判文书满三个月之日起,经过三十日的上诉期当事人没有上诉的,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 [多选题]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后查明,乙无驾驶资格,事发时略有超速,且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事实一) 甲驾车逃逸。急救人员5分钟后赶到现场,胡某因伤势过重被送医院后死亡。(事实二) 交警对乙车进行切割,试图将乙救出。此时,醉酒后的丙(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52mg/100ml)与丁各自驾驶摩托车"飙车"经过此路段。(事实三) 丙发现乙车时紧急刹车,摩托车侧翻,猛烈撞向乙车左前门一侧,丙受重伤。20分钟后,交警将乙抬出车时,发现其已死亡。现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是否已死亡,也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所受创伤是否为致命伤。(事实四) 丁离开现场后,找到无业人员王某,要其假冒飙车者去公安机关投案。(事实五) 王某虽无替丁顶罪的意思,但仍要丁给其5万元酬劳,否则不答应丁的要求,丁只好付钱。王某第二天用该款购买100克海洛因藏在家中,用于自己吸食。5天后,丁被司法机关抓获。(事实六) 请回答第(1)~(6)题。
  • 关于事实五的定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丁指使王某作伪证,构成妨害作证罪的教唆犯
    B. 丁构成包庇罪的教唆犯
    C. 丁的教唆行为属于教唆未遂,应以未遂犯追究刑事责任
    D. 对丁的妨害作证行为与包庇行为应从一重罪处罚

  • [多选题]中国人齐某在甲国商务访问期间,在一甲国公司的商店购买了一件商品,现涉及该商品的争议诉诸中国某法院,经查齐某的经常居所在乙国。依我国相关法律适用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
  • A. 该商品的产品责任适用甲国法律
    B. 有关产品责任争议的时效应适用乙国法律
    C. 关于消费合同,齐某选择适用甲国法的,适用甲国法律
    D. 该消费者合同只应适用乙国法律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y54v6.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