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有(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4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经济利益(economic interests)、机器设备(machinery equipment)、短期行为(short term action)、单位工程(unit engineering)、未分配利润(undistributed profit)、可收回金额(recoverable amount)、增值税专用发票(vat special invoice)、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商业承兑汇票(commercial acceptance bill)、增值税一般纳税人(general vat payers)

  • [多选题]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有( )。

  • A. 企业价值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
    B. 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C. 价值的确定过多受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
    D. 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企业价值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在采取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非筹建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的,应按其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B. 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C. 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工程物资"科目,盘盈的工程物资,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D. 在建工程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

  • [多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general vat payers),增值税税率为17%,按10%计提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告经批准于2016年4月30日对外报出,2016年1月1日至4月30日甲公司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与2015年相关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存在问题,资料如下: (1)甲公司自2015年1月1日起,将某一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2年变更为15年,并对此项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对上述变更,甲公司无法作出合理解释,但指出该项变更已经董事会表决通过,并已在相关媒体进行了公告。经复核,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没有重大差异。该设备原价为1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该设备已使用3年,已提折旧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该设备当年生产的产品80%已对外销售,20%形成存货(假定均为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 (2)甲公司2015年12月30日出售大型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从2016年起,分5年于每年年末收取,每年收取1000万元,合计5000万元,成本为30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假定销货方在销售成立日应收金额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甲公司在2015年未确认收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发出商品 3000 贷: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 3000 (3)2015年2月,甲公司着手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咨询费、材料费、工资和福利费等共计100万元。2015年7月,该技术研制成功,甲公司于当月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专利,2015年7月20日获得批准。甲公司在申请专利过程中发生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共计20万元。 甲公司将上述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100万元费用计入研发支出(取得专利权前未摊销),并于2015年7月20日与申请专利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20万元一并转作无形资产(专利权)的入账价值。该专利权按直线法摊销。 经审核,上述100万元研发支出中,20万元属于研究阶段支出,80万元属于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 该专利权自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为5年。 (4)甲公司2015年销售给C企业一台设备,销售价款30万元,甲公司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vat special invoice),并将提货单交予C企业,C企业已开出商业承兑汇票(commercial acceptance bill),商业汇票期限为3个月,到期日为2016年2月1日。由于C企业车间内放置该项新设备的场地尚未确定,经甲公司同意,待2016年1月20日再予提货。该设备的实际成本为16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票据 5.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5)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开始对所属一幢行政办公楼进行装修,装修过程中发生材料、人工等费用共计180万元。装修工程于2015年6月20日完成并投入使用,预计下次装修的时间为2021年6月。装修后,该行政办公楼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并且使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甲公司对自有的类似固定资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 甲公司将上述行政办公楼的装修支出于发生时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并于投入使用时转入管理费用。 (6)2015年12月5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项产品销售合同。合同规定:产品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不含增值税税额);产品的安装调试由甲公司负责;合同签订日,丙公司预付货款的40%,余款待安装调试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结清。甲公司销售给丙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给其他客户的价格相同。 2015年12月26日,甲公司将产品运抵丙公司,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800万元。至2015年12月31日,有关安装调试工作尚未开始。假定安装调试构成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上述交易,甲公司在2015年确认了销售收入1000万元,并结转销售成本800万元。 (7)甲公司2015年按合同规定确认了对B公司销售收入5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会计记录显示,销售给B公司的产品系按其要求订制,成本为400万元,B公司监督该产品生产完工后支付了300万元款项,但该产品仍存放于甲公司,甲公司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vat special invoice),余款尚未收到。 (8)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一台设备计提减值准备,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2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1000万元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500万元。 假定该设备以前年度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假定:各项交易或事项均具有重大影响。 要求: 判断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会计处理不正确的,编制相关的调整分录。(合并编制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调整分录)
  • A. (1)事项(1):不正确。 理由: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没有重大差异,不应改变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2015年该设备实际计提折旧=(1200-300)/(15-3)=75(万元) 2015年该设备应计提折旧=1200/12=10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 20(25×80%) 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 5(25×20%) 贷:累计折旧 25 事项(2):不正确。 理由:分期收款销售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在发出商品时按未来应收货款的现值确认收入。 借:长期应收款 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 4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1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 3000 贷:发出商品 3000 事项(3):不正确。 理由:研发费中的研究费用不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分析:甲公司2015年多确认无形资产20万元,多摊销无形资产=20/5×6/12=2(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20 贷:无形资产 20 借:累计摊销 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2 事项(4):不正确。 理由: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应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虽然C企业尚未提货,但是不影响收入的确认。 借:应收票据 3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 3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 16 贷: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 16 事项(5):不正确。 理由:若固定资产装修后使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应将装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分析:甲公司2015年发生的装修费用180万元,应全部记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科目。该固定资产2015年应补提折旧=180/6×6/12=15(万元)。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1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18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15 贷:累计折旧 15 事项(6):不正确。 理由:至2015年12月31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不应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 1000 贷:预收账款 1000 借:发出商品 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 800 事项(7):正确。 事项(8):不正确。 理由:可收回金额应是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2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41 贷:盈余公积 114.1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26.9 【解析】事项(1),对这里更正时调整营业成本和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的理解:生产产品的设备的折旧要计入产品成本,若对外销售,则说明已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了。根据题目条件,设备生产的产品80%对外销售了,20%形成了存货,所以80%部分要调整营业成本,20%的折旧要调库存商品(merchandise inventory)。 事项(2),对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在发出商品时就要一次性确认收入的,因此更正时,要补确认4000万元的营业收入,补确认1000万元的未实现融资收益,然后未实现融资收益在以后期间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事项(3),20万元的研究阶段支出,不能予以资本化,所以原无形资产多确认了20万元的成本,要冲销掉。原来多确认了成本,也就多计提了摊销,所以也要冲掉多计提的摊销额。 事项(4),甲公司已开具提货单,C企业车间内放置该项新设备的场地尚未确定而造成不能提货,这与甲公司没有关系,甲公司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了,所以要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和成本。 事项(5),固定资产的装修费用是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所以要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不能全部转入管理费用。补确认固定资产成本后,也要补确认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事项(6),安装调试构成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会计上不能确认收入和成本,更正时要将原确认的收入和成本都冲掉。因本题不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所以这里不用考虑所得税的调整。 事项(7),属于订制商品业务,是在发出商品收到最后款项时确认收入的,所以甲公司2015年确认收入的处理是正确的。 事项(8),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1200万元,所以正确的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00-1200=300(万元),而题目中原来计提了500万元,所以是不对的,要冲掉多计提的200万元的减值准备。

  • [单选题]在通常情况下,适宜采用较高负债比例的企业发展阶段是( )。
  • A. 初创阶段
    B. 破产清算阶段
    C. 收缩阶段
    D. 发展成熟阶段

  • [多选题]下列关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
    B. 特定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现值应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C. 融资租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发生的日常修理费应计入当期损益
    D. 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应予终止确认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vz9r6.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