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次数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3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营养价值(nutritive value)、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肝细胞线粒体(hepatocyte mitochondria)、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蛋白质分解代谢(protein catabolism)、硫解酶(thiolase)、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

  • [单选题]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次数是()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E. 5次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关于糖异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由非糖物质乳酸、丙酮酸等转变成糖原或葡萄糖的过程
    B. 糖异生的四个关键酶分别为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双羧酶-1和葡萄糖-6.磷酸酶
    C. 糖异生能使人体在空腹或饥饿时,维持血糖浓度稳定
    D. 糖异生能参与补充或恢复肝脏糖原储备
    E. 长期禁食后,肾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减弱

  • [单选题]下列关于酮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酮体的合成原料是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生的大量乙酰CoA
    B. 2分子乙酰CoA在肝细胞线粒体β-酮脂酰CoA硫解酶(thiolase)的作用下,缩合成乙酰乙酰CoA,并释出1分子CoASH
    C. 乙酰乙酰CoA在HMGCoA合成酶的催化下,再与1分子乙酰乙酰CoA缩合生成HMGCoA,并释出1分子CoASH
    D. HMGCoA在HMGCoA裂解酶作用下,裂解生成乙酰乙酸和乙酰CoA
    E. 酮体对机体具有较强毒性,少量即可引起酮症酸中毒

  • [单选题]消化管内蛋白酶的活性调节方式是()
  • A. 酶原激活
    B. 变构调节
    C. 共价修饰调节
    D. 诱导
    E. 阻遏

  • [单选题]DNA中的糖是()
  • A. 葡萄糖
    B. D-核糖
    C. 6-磷酸果糖
    D. D-2-脱氧核糖
    E. 半乳糖

  • [单选题]三羧酸循环中的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次数是()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E. 5次

  • [单选题]决定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因素是()
  • A. 食物蛋白质的来源
    B. 蛋白质是否容易分解
    C. 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D. 含硫氨基酸的含量
    E. 食物蛋白质的存在形式

  • [单选题]肽键的性质是()
  • A. 二硫键
    B. 配价键
    C. 酰胺键
    D. 酯键
    E. 氢键

  • [单选题]体内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protein catabolism)的最终共同途径是()
  • A. 糖酵解
    B. 糖异生
    C. 三羧酸循环
    D. 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
    E. 磷酸戊糖途径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vyo94.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