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学习效果(learning effect)、综合国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人民群众(the masses)、反应速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贞观之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玄武门之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新课改的理念
[单选题]焦老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返校后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关于焦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B. 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C. 推动了学校的校本教研
D. 有助于增进家校合作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下列关于教师家访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A. 忌"指导":对家教问题不要给家长提议
B. 忌"独白":与家长交流不要唱"独角戏"
C. 忌"教训":不要居高临下苛责教训家长
D. 忌"揭短":不要当着学生面向家长告状
[单选题]初中生小明违反了学校管理制度,遭到了开除( )。
A. 小明有错在前,学校虽严厉但正确
B. 学校做法正确,对其他在校学生起到了警示作用
C. 学校违反了法律规定,小明可以追求其刑事责任
D. 学校可以对小明予以批评,但不得开除
[单选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应该( )。
A. 分散复习
B. 集中复习
C. 及时复习
D. 过度复习
[单选题]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技能。
A. 心智
B. 操作
C. 普通
D. 特殊
[单选题]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这种认知风格是( )。
A. 场依存
B. 场独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多选题]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A. 环节一:导人新课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展示电视剧《贞观长歌》片段并提出问题:电视剧《贞观长歌》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是唐朝的建立者吗?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进入到正课的讲授。【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鲜活的视频,带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境。同时,设置的思考问题又增加了课程的悬念,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教学活动的展开。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唐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 教师活动:在多媒体上出示隋炀帝实行暴政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同时复习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归纳得出隋朝灭亡的原因,即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2.唐朝的建立 教师活动:设置疑问,隋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那就是唐朝。唐朝是什么时期、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得出唐朝建立的时间是618年,都城为长安,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教师活动:展示“玄武门之变”的相关材料,提问唐朝建立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权力斗争。这场斗争是什么,谁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学生活动:观看材料,得出这场斗争是“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斗争中取得胜利的是李世民。【设计意图】唐朝建立的史实比较简单,学生可能会觉得无趣,通过材料的形式能丰富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直观形象的内容又非常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一举两得。(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教师活动:设置疑问,李世民深谙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其在位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即“贞观之治”。那么出现“贞观之治”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相关材料,请学生结合教材与材料内容思考,提示学生可从治国思想、政治、经济、用人和纳谏等方面进行讨论。学生活动:阅读史料,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讨论5分钟,之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各小组代表的发言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1)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人民。(2)政治:勤于政事,采纳正确意见;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3)经济:轻徭薄赋,发展生产。(4)用人和纳谏: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2.“贞观之治”的表现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贞观之治”繁荣局面的相关视频,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繁荣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得出,政治比较清明,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综合国力逐步加强。【设计意图】唐朝兴盛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难点,小组讨论和史料结合的形式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能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主要内容。作业:学生课下搜集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下节课分享给其他同学。【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的总结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同时开放式的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单选题]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下列使战胜国感到最不满意的是( )。
A. 中国赔款数量太少
B. “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C. 鸦片贸易未合法化
D. 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vkvr6.html